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泛舟游山录(三 起乾道丁亥十月,止是年十二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五九
乾道丁亥十月乙未朔,早,自白沙入小路数里,游云光寺。
寺亦华焕,登阁望六山如围屏。
欲少留,而提举常平李察院领客将至,留二小诗戏之云:「来如负弩先,去为乘骢避。
江祖一片石,留伴幽人醉」。
又云:「作者正七人(宾主正七人。),饮中空八仙。
长斋讵容醉,晋也合逃禅」。
遂同赵生过江祖兴道院,主僧行馀置酒。
访李白祠堂,但有废碑在壁角。
令行馀导至石边,攀缘而下,得小舟同泛清溪(《图志》云清溪自此方成溪。)水正碧色。
下浅滩数里至玉镜潭,水自南来,触岸西折,弯环可喜,深才二三丈云。
李白诗云:「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又云:「溪水正南奔,回作玉镜潭」。
皆实录也。
途中占小诗云:「清溪水色胜于蓝,祖石移舟下镜潭。
妙绝画屏并碧玉,谪仙不见与谁谈」?
晡时回至弄水亭,以五杯酌赵生,遍饮其从者。
晚闻赵守在九华楼上梁,就见之秋浦发源自江祖来,二水在池州城外及石埭、清溪、齐山之间,涨潦则合而为一。)
丙申,赴州会。
丁酉,时侯、李仓再醵会。
戊戌,欲解维,会大风雨。
汤侍郎之子新行在排岸文林君涛、江西运干承奉君灏相候。
侍郎辛未知举也。
己亥,大风雨,夜行甚险。
庚子,早起四望皆银山,初不知夜雪如此。
诸公访别,已撑舟数十步,而风大不能进,复泊亭下。
江州经过,诸公强欲同会,遂冲浪解去,薄暮仅至清溪口巡检寨前。
日本皆便风,但舟不可出溪,遂尔阻滞。
辛丑,雪晴。
早出江转至池口,即梁昭明太子所谓食贵池之鱼者。
有庙甚雅,而俗呼郭西九郎。
终日牵挽,夜泊戚家港。
壬寅,东南风大作。
辰后牵挽至李王河口,久之风定,抛过北岸,入长风夹而止,风色却转北。
此去皖公山百馀里,天色晴明,方见今为石龙山所隔。
癸卯,早至宣城洑抛江,午后入雁汊下口,遇二兄、十三弟、资上人,维舟置酒。
甲辰,为兄弟留一日,再置酒。
北风甚熟,溯流之帆如箭,予固应留也。
夜大风,极可畏。
乙巳,早与兄弟别。
北风粗可挂帆,才至上口遽止,牵挽过赵屯,望见皖公山。
夜泊汲阳洑,四无人烟,止可避东北风。
丙午,南风鼓浪,去留不可,迂二里入泊横峰港。
风益高,不徙则今夕殆哉。
丁未,早风静,抛江中流,望皖公山如狮象,戏作小诗云:「大婆岭独高秋浦,皖公山正望龙舒
端如牛女隔天汉,不似彭郎近小姑」。
夜泊望江夹。
戊申,早行数十里,日欲晡,至孙公湾止。
登岸半里有数居民,地名九铺冈,去望江县十五里。
米尽,潭州客舟张氏送数升,以果实答之。
己酉,昧明抛江,已而北风作,过马当、烽火矶、小孤,扬帆甚驶。
午后风益高,晡时至交石夹上口而止。
是日凡三抛江,最后摇荡骇人,终夜波涛拍枕。
庚戌,风益横,白浪如山,夜不安席,仆樯以杀其势。
既而徙寓民居,终夕不交睫。
辛亥,风正北,以舣泊未安,趠白浪至湖口县
县港仅能容舟,水稍落则不可泊。
主簿刘迪功绛、监税蔺成忠汉杰、权监鞠承节□、彭泽黄宣义炎、彭泽簿鲁迪功唐佐并相候。
黄丞,季文通判之子。
鲁簿,己卯年宣城解进士也。
渊明遗迹,云旧县有祠,去今县二十馀里。
唐末五代时徙今县,惟祠狄梁公,公亦尝令彭泽故也。
登岸过上钟石,至崇寿院,有澄轩下临钟石,而为张巽县尉所占,约寺僧访之。
山久榛芜,张自云近稍芟治,岩洞间多熙、丰、崇、观以来士大夫题字,其中一石高四尺,扣之硿硿然,东坡所笑者此也。
江水北来而浊,湖水南出而清,合流仅五十里方混。
无为子杨次公一联云:「浊浪自分清浪影,真山徒作假山看」。
语殊中的。
盖山前数石绝奇,巧而宏壮,全类假山耳。
张生饷㓠剁酒一杯,不能饮。
命车登岳庙。
岿然山之上,前列五峰,殿宇数层,殆百间,高处可望淮南五祖、二祖山
次至下钟石、广福院,山路梗塞,攀缘而上。
亦有一石阔丈馀,可扣击,他石则否。
然则李渤所谓南声北音,亦未为无根。
向者齐山众石中独一石声,此磬石相应,东坡辨之详矣。
闻水涯尚有一响石,而线路临深潭,蔓草蔽之,予步往,几堕不测,当咋齿镌铭以为戒也。
山陬地稍平处,前临江湖,面对庐阜,左映井邑,右带淘河洲,若创一亭,当为湖口绝景。
江行望上下钟石皆截苍数十丈,及游其间,则岩穴亦有幽邃处。
晚留张巽饭,酬杯酒之惠。
壬子,风平而雨,扬帆掠大孤。
午后过长岭十馀里,遇盐船坏于岸,前日同至交石夹,商贾贪程,夜冒大风至此,遂触石,可为无厌之戒。
晡后次南康军,水殊未落,入泊寨中。
太守硕夫奉直签判赵无悔宣教及杨德起解元日新相候。
杨君,伯母尚夫人之从甥孙也。
终夜雨。
癸丑,欲游庐山,值大雨。
教授沈迪功元宪录参吕从政竣、吉甫曾孙。)司户迪功汝舟司理丁迪功惠乡、司法张迪功绍、星子文林镗、新武宁主簿陈迪功准及其子新上元矩、添差都监修武政、赵从义伯益监赡军酒库孟修武允武及其子孝纯并相候。
刘政处州人,尝为御龙直供殿伞,云在殿陛间识予。
晚赴军会。
甲寅,早,杨德起同其妇来,留食。
访星子京,观三不欺堂。
京,豫章盐铺子也。
二十登科,初任临川主簿
尝至民家,昼寝,梦若老媪祭己者。
既觉,则媪方祭亡子,视其貌与食品良是。
问媪子死之年月,正令生时。
此事盛传,而镗讳之,后询郡人,云果无此。
又过陈准主簿宅,登楼望庐山及星湾,有甲秀堂(用白乐天语。)对瀑布、香炉峰,其家藏黄太史绢写《金刚经》十七分。
乙卯,拂旦出西门,过开先路口数里,由别径入简寂观宋陆修静先生故居也(中道有栖隐观,乃梁昭明太子书堂,忘记询问。)
其傍有岳庙,守者云先生炼丹井也。
已过,回步访之,深三尺,在田间,酌讫乃至观中。
陈贤良《记》云:观在白云峰下,其间一峰独秀,曰紫霄。
其北又有屏风山(今日云气未收,不能细览。),其前一里有鸡笼山(今俗呼鸡笼峰。)
观门有朝真阁(今废。),殿前有先生醮石,亦名礼斗石(今有为石陛以登。)
道藏石刻、铜天尊像、石磬、白云楼兵火,今皆亡。)
西涧悬瀑落于庑前(佳甚,庑亡。)
甜苦笋间岁一生,相传先生手种者。
邂逅章缋,自称官人子平状元之曾孙,知予中外族亲甚详,岂诈妄乎?
与之同过度仙桥。
《记》云许坚𣉜衣石在涧中,问道士则云沙石堙埋久矣。
进观连理树(乃黄连树,甚大。又有一树,亦大根抱巨石,鼎足而分,傍附于石,与黄连树连理。),次至先天观(去官路里许,兵火后破屋数间而已。),次至祥符观
旧名灵溪,《记》云三武士尝栖溪侧,汉武赐名,齐朝修创,南唐重修。
今石衢甚广,而屋宇极不振。
自此数百步即归宗禅寺,枞老来迎,饭而后行(馀具三月《记》中。)
道中有三军别祠,即所谓三武士,其名曰唐建威、李德殳、宋云刁。
正庙自归宗登山才里馀。
又其上八里则紫霄峰,峰顶有铁浮图九级,藏舍利,远望如枯木,而晋梵僧邪舍亦有坟在其侧。
又三里有谢景先草堂,乃杏林故地。
天气未佳,且无乡导,不果遍游。
杏林者,后汉董奉治人疾不取赀,使愈者人植杏五株。
自有太乙观在山北,或曰杏林在此,而上升太乙观耳。
《记》又言归宗后峰半右石室中,有夏禹刻字,仅百馀,人无复至者。
过归宗,望紫霄峰亦有瀑布。
行官道约三里,入小路,访栗里,求醉石。
土人但云此去有陶公崖,无栗里。
屈曲行三里,遇数道人草庵,过庵背有崖占涧,醉石在焉。
仰视飞瀑披大石而下,甚为奇观。
石有坳处,俗云陶公枕痕也。
又指若虎迹者,其说尤荒唐。
尝记前人题诗云:「五字高吟酒一瓢,庐山千古想风标。
至今门外青青,不为东风肯折腰」。
惜乎不记其姓名。
馀具《记》中。
久之,复出官道访谢康乐经台,或云地属皇甫道人,已樊之矣。
次至黄龙灵汤院,败落特甚,而汤泉固自若,或题东坡可遵绝句于壁间。
又十五里落路数百步至康王景德观
观对天柱峰,倚凌云峰,兵火后殊草创。
其西有四庵一院,相去不远,而《记》中无所取,故不往。
夜宿山月轩,下临大溪,帘水所注也。
终夜如大风雨声。
丙辰,会庆节。
烧香毕,早同道士乔太和渡溪入谷五里至旧观基(《记》云隋开皇徙。),今为菜圃。
又半里至龙泉院,破屋数间而已。
又十里至董氏茅屋,疏食毕,望帘而进,此陆羽经》第一水也,熙宁元年七月夏倚所记,信而有徵。
言过石磴路甚危,盖鸟道缘崖,其下即涧壑,又草木蒙密,须尽芟去乃能徐步尔。
所谓平石可坐数人者,正与帘对,过此则大石散乱不可行。
予跳跃其间,从者皆惊,逼帘溅沫噀人如雾雨,毛发凛然。
水初束于石峡,势犹未广,既而散布倾泻,虽冬深水缩犹为十馀派。
闻山后乃开先路,岂非与山半之瀑同源耶?
谷中若用两壮夫挟山轿则可代步,然屡涉溪流,春夏涨溢,亦未易进也。
今日予皆徒行,幸天气晴和,归路方有微雨。
回至山月轩,道士乔太和犹未饭,且言尝有雪霰谷中,不知也。
去观五里至荆林市,是为山北江州境,大风,人不能立。
晡时至侯溪市,入圆通崇胜禅院
古有侯氏,故以名溪。
长老不在,首座祖胜潼川人,可与语。
同过旻古佛塔,谒西堂修谊,故人惟讷之兄也。
东塔广福院相去二里,寒甚不果往。
至磨院,风益甚,或云寺前水中有风穴,故多风。
饭罢,登至乐亭(在法堂后。),观李后主昭惠后画像。
访清音亭,兵火后偶馀此亭,乃摧坏弗葺东坡诗云「梵音堂下月临泉」,不知即此亭否。询寺僧乃云无梵音堂。),惟石渠二百五十丈尚无恙。
夜宿寺中。
丁巳,早谒圆通殿(旧但樟木观音,今亡,乃设释迦、观音、文殊三像于中,而环以二十五圆通。),会食于东轩,殆因慎老与东坡兄弟唱和而建欤?
出门望马耳、石耳峰方出。
昨夜疑大雪,今天气乃稍开晴。
过甘泉市至七里冈,落路饭广福庵。
庵前水即石门涧也。
同主僧惠辨行百馀步访尊胜庵,下有大石高数丈,长如之,中若剸裁,可过二三人,谓之石门
相传古有僧诵尊胜咒而石开,遂以名庵。
庵对仙步峰。
又数十步至保宁庵,三面皆山,其南石柱峰在焉(此三庵皆沿石门涧激水嵦,资其利。记中石门恐非此涧源。)
次度桥上双龙庵,双龙谓锦绣涧及庵旁之小涧也。
过此直上天池凡十五里。
或云两旁通谓之锦绣谷,盖春时山花盛开,望之如锦绣云。
山路峻甚,每三四里辄为亭以憩,凡五亭
第一亭跨涧,颇雄伟。
行至半山,有处州道人草庵在锦绣峰下,指其旁以为竹林隐寺,游人或闻钟鼓声。
按《山记》云香像冈北名阿那卫,内有寺基,时闻钟梵,而寺隐不见。
其旁半里有罗汉岩,亦阿那寺之类,而近世误谓之竹林(山南有竹林。)
由道人庵而上路愈峻,每数十步即回视,江湖无遁形者。
过第四亭,有大石淩虚而出,可坐数十人,一目千里,略无蔽障(俗呼四望石,以《山记》考之,亦非是。),平视一峰,上有巧石(俗呼香炉峰,以《山记》考之,乃东林化成路。)
亭午天池禅院,虽凿二沼,其涸可待,所谓天池,今不可到,号曰龙潭
铁船峰下亦有黑龙潭,祈雨则至焉。
长老不在,同首座道彻登文殊亭,下视铁船峰、望石涧
自山委蛇而出,直达于江,然则尊胜庵之石门非水源矣。
院有崇宁间西天僧金总持像及贝多叶梵书数片并佛牙。
观毕,同道彻谒隆禅师塔,其旁即定心石也(《记》中一名望仙台。)
道彻指其前一峰为十八贤台,未知是否。
新罗岩草深路迷不能至。
归院日方斜,复度岭行二里许至主簿(顷有主簿于此遇文殊胜境,立石塔,遂以为名。今秋雷击其尖。),洞视空阔,又非第四亭而上可比。
东西二林历历在眼,而江州屋壁已可辨。
有九十九峰栉比磬折如城堵然,王韶观文葬其下,此登眺最佳处也。
稍前至佛手岩,雪花满树,庵门尚闭,乃知昨日大雪,今日骤霁。
南山云气犹未散,赋小诗云:「十日顽阴不见山,山中一夜雪封庵。
伊予的有寻山分,日照北山云在南」。
闻每岁自九月便有雪,至三四月乃消云。
岩石空洞不止容百人,下有泉水。
道彻云岩上五峰如指,故号佛手,近为野火焚裂矣。
缘岩后细路数百步,东望一峰即旧峰,顶院今废。
或云其间方是锦绣谷,达于平田。
又下视磐石,相传远公讲经台也。
佛手岩二三里度小溪,乃至大林寺,遭野火仅有基址。
其额为冯教鍊者徙寘坟庵,并令一僧据其田,人无知者,予按白乐天「诗心实慕之,物色乃能至」。
其旁小径即下山南栖贤路也,地在山顶而反平衍,谢灵运诗云「冬夏共霜雪」,其高可知。
予作《吊大林诗》云:「上尽诸峰地转平,天低云近日多阴。
古来南北通双径,此去东西启二林。
虞世南碑从泯没,白居易序合推寻。
匡庐第一金仙境,忍使如今遂陆沉」?
黄昏归至天池礼文殊,求灯闪烁合离,或在江南,或在近岭,高者天半,低者掠地,又赋小诗云:「代马腥膻暗五台,南方世界且徘徊。
一灯便是真知识,不用奔波学善财」。
是日云散日出,寒燠适中,甚惬素志。
山中薯蓣花全类蝴蝶,又有万年松、罗汉线、菩萨石,即《记》中所谓白石英也。
戊午,早,同道彻望罗汉岩即下山,山上微雪,山半乃为雨矣。
石门侧出官路,稍前即岳家市岳飞葬母于此,故为市。),自此可上化城
不惟足力有限,又《山记》止言石盆之美,而楼阁已非昔,遥睇而去。
回视文殊亭渺在峰顶,主簿塔仅如枯木,佛手岩屋仿佛可辨,始叹昨日登涉之不易也。
午时林口(谓二林之口。),过香谷慧永禅师义熙十年化。),入西林寺,即慧永道场也。
流水㶁㶁,循阶除赏玩不能去。
寺不经兵火,但不葺尔。
牛僧孺书寺额,佛像独被冠缨。
访水阁院,已废,但存浮屠七级。
次至东林晋慧远法师道场。
法师雁门人,于是寺前方兴雁门市,虎溪在寺门之外。
《山记》云清溪有亭(今废。)牛僧孺太和四年书神运之殿(今殿非其旧。)南唐元宗题神运木(今亡。)
流泉匝寺,下入虎溪(如故。)
殿后白莲池(如故。)、晋辇(或云政和间太守焚之。)、经藏院(经卷尚存,古经生所写。)、白公草堂(《记》云非元和故基,今又焚毁,但存阶墄。前对两大流池,左对香炉峰,其侧则,鸡冠峰,右望天池,四旁多水。)、双玉涧(《记》云草堂半山二泉出石间,故曰双玉。寺僧无知者,予按记而得之。此处望见莲花峰双剑峰。)、明皇铜像、(今作傅大士装饰,观其丰下,真明皇也。)唐壁画等(今亡。)
上方舍利塔(有南唐保大碑在门首。)颜鲁公题名(与古碑多在者。)
上方之北虎跑泉(深八九尺。)、五杉阁、(阁后作释迦入灭卧像,十大弟子环立。)甘露戒坛(今亡。)
其西石磴三百级岳飞拆砌母坟。)、滴翠亭(今亡。)、殷仲堪聪明泉(在寺中。)、佛影台、(今亡。)晋朝(亦为岳飞取去。)
是寺最为古刹,而兵火中岿然独存,入门楼阁华焕,宛如仙宫。
长老本然,自号浑融师,宦族也。
共饭毕,同访远公塔,郭功甫作重修碑。
次至照觉佛海二塔。
归登五百罗汉阁望诸峰,阁下即内三门也。
由东林二里至广福院,本大明公庙保大五年陈元裕撰记。),靖国元年封靖明真人。
《记》云真人姓匡,名俗字君孝,出自殷周之际,居此山。
或云受道于仙人,共游此山。
人谓其所止为神仙之庐,因以名山。
或云匡俗汉人,汉初封越庐君,故曰庐山
次至太平兴国宫,街衢门阙,气象清华。
刘越石高三四尺,根植地中,在宫门之外,仙乡亭废矣。
宫倚圣治峰,正殿惟设采访使者像。
其后乃太上本命殿,两层,绘使者变相仪卫,次以五百灵官。
又其后有云无心堂,临流水,可爱。
道士皆星居,有刘烈者号虚谷先生,尝进《易解》云。
知宫留宿不果,新创钟楼而行。
名景阳,华丽殊甚。
日落,至清虚道人皇甫坦庵,饭罢馆焉。
被遇太上,结庵拨云峰下,自言兖州瑕丘人,久在川陕,尝遇朱桃椎,善布气,时时书字,决人祸福。
或云年七十二,山中道士言其颜貌已不逮二十年前矣,近损足,未能步。
茅山张椿龄亦被遇太上,今年亦得此疾,异哉!
庵侧有泉,太上题曰神泉,又为阁以藏御书及像设。
己未,早,皇甫道人再具饭。
饭讫,行数百步至云溪庵(即莲花洞也。侧近亦有数庵,闻不甚佳。)
自此若出官道,则过妙智院及蛇冈(即䢼亭湖分,风神化身之地也。)
予欲趋太乙宫,或谓小路差近,乃过击牛墩,皆峡峻岭,亦六七里方至真宗赐名大中祥符观。),即董奉上升之地。
大概二十一日已记之,其事出葛洪《神仙传》。
观在莲花峰下,不经兵火,有升元六年韩王知證记,是时犹谓之庙,保大十二年记则为观矣。
宣和二年升元真人
观中犹种杏前殿一株甚大,其后又有种轩,春时不妨宴游也。
道士萧惟亿,年七十馀,未尝出门,视其貌盖有所养者。
自观五里至禅智院(对双剑峰稍偏,正对山之外有小石榴峰。),以其为旧屋,故游焉。
《记》言院后有绿野亭,忘记询问。
进至双溪宝严禅院再饭,同长老世显步过云庆庵。
《记》言因流泉为池,多畜鲂鲤,今仅存坳洼耳。
世显之𩦺,令庵僧致康前导,过宝积庵,殊不葺治,但有程公辟师孟诗刻。
访白云亭,已为王秀才治冢,其上披荆棘。
寻所为磐石鸣泉,久之方见。
泉石诚佳,而又北望湓江,宜陈舜俞以为山北最佳之庵。
此去江州才二十馀里,山北之境尽矣。
跨𩦺五里上吴章岭,乱石聱牙,颇亦险峻。
岭脊分江东西两路界。
过界便见五老峰,是为山南。
岭下有小路至智林、净慧院、昭德观。
会日斜仆疲,乃由官路过大富庄。
至相辞桥(俗云蔡、李二真人相别于此。)已昏黑,秉烛行至寻真铺,风大作。
入小路二三里敲观门,道士疑为盗,久之方出。
《真诰》言庐山元辰福地,而此观为第八咏真洞天,五老峰正在其后,而倚香炉峰
《记》言南北山各有香炉峰
庚申,登采访使者阁,望五老峰
《记》言汉武筑羽章馆于屏风叠,下临相思涧,今五老之峰垒石如屏障,盖其故址,自阁而望,相去若在百步间,庐阜之甲观也,为题其榜曰「云锦阁」,取李太白屏风九叠云锦张」之句云。
五老第二峰即狮子峰,与九叠屏相连,山无草木,晓日照之,殆如赤城,自廊庑望之,则奇姿巧势尤不可状。
龙潭在观后一里,水作琉璃色,其中数尺正黑,知观汤善翔云深数十丈,盖洞天之门云。
潭上有龙王祠,疑即《记》中所谓绿净亭也(神庙朝阳,庙额曰灵泽。)
巳初借善翔小驴,令四明徐道人前导过永福院,旧名云龙,煨烬之馀,方稍葺治。
次至垒石庵,盖近世僧德止所创德止徐稚山侍郎之弟。)
门外大石长数丈,复垒一石,前眺江湖宛如池,庵背即五老峰,乃几案间物,陈舜俞以未见,盖后来庵宇之绝景也(《记》中于谷源庵载路左叠石,然相去数里,未知是此石否。)
次度华严石桥,华严院今废。
次至折桂院,今名證寂,折桂因唐李逢吉得名。
《记》言山名幡竿源,而土人不知。
南唐济禅师石塔
有巢云轩,而《记》不载,不经兵火,气像便可爱。
前有僧房,可望湖而不见山。
次至解空院,其旁圣果院已废。
次至谷源庵,地形甚高,面对重湖
《记》言叠石奇伟,岂谓德止之庵耶?
后有幽泉,但屋敝无足观者。
自此而折,小僮指路迂枉,忽下峻岭,木叶被霜滑汰,几不能移步,至云台庵乃得平地。
庵后石岩如《记》中所载。
次至净妙院,《记》云古名青牛谷,即杨衡所谓随云步入者,俨然如造仙境。
门外数十步,回望五老及他山如图画。
凡此寺观庵宇,大抵环绕五老峰
每至一处,山色峰数辄不同,造物之无尽藏也。
狮子峰尤肖,今日但少云气饰之。
次至承天白鹤观唐混成先生刘元和故居,旧屋偶存,独无廊庑。
围二丈,在门内。
问东北木瓜岩,道士不知。
观前百馀步出官路,过三峡桥,遣从者先入栖贤,独与徐道人携二仆复由小路为卧龙之游。
初过中兴庵,即旧禅静院。
次宝庆庵,近各有一道人主之。
西涧刘凝之庵,无知者。
既过涧,徐道人迷路,度岭踰栈阁,遇炭窑,方知路穷。
得一夫引至上偃台,即祖教院,亦无僧。
行至此,又盘一岭,至卧龙新庵,有江州人主之。
复行半里,过旧庵基,沿涧乃至其处。
苍崖之下,怒瀑淙击,高十馀丈,与九华上雪潭争为长雄。
陈舜俞所记一无夸词,今日不惮崎岖险阻,凡以为此。
未至而悔,既至则乐以忘劳焉。
旧庵隔溪,崖石层出,粲如百叠之云,中有流泉注于涧,亦一佳处也。
五老峰甚近,香积院在其下,业留从者于栖贤,遂问归路。
数里至幽邃庵,今为尼居,主者觉殊,郓人。
壁间旧刻冯京诗,盖尝读书于此。
庵前度溪至上塔,《记》所谓拭眼禅师,石像如生者。
屋甚整洁,大竹成林。
酌飞锡泉,登环翠阁,望五老峰背。
自此下山数里即栖贤,徽老不在。
藏主可升,眉州人,予与同庚(辛卯戊申丙辰。),出程子山诗、泉老颂,且求一语,为占两韵云:「我比同年百不能,只馀霜鬓愧师兄。
殷勤觅句无言说,共拨寒灰听水声」。
寺比今稍葺,但残僧四五辈,不称大刹。
饭罢,同可升上人过五老、玉渊二亭,山水不辜老眼,而足茧矣,遣人至军城招妻孥来早会此。
辛酉,拂晓,自寺后渡涧。
行里许,过百药滩,石崖坡陀,道人于此晒药。
陟小岭,度茅冈,约四五里,并五老峰至明真尼院(亦是惠济、拭眼二禅师道场,绍兴初尼居之。)
冰霜满履,扣门久之方开,盖旧屋也。
尼师凌霄岩
岩在平地,奇石如岩,古有僧坐禅其间。
绕洞别过石门,谓之喝石。
其前一石甚大,即《记》中所谓对五老如宾客者。
傍有石屏,亦可爱。
出门数十步,望宫亭湖横出,而扬澜、左里左右相对,落星仅如叶舟,惟军城为紫荆山所蔽耳。
回过百药滩,分路行三四里入楞伽院,亦古屋也。
正依朱砂峰,旧号白石佛殿,创于保大中释迦像与西林同。
李公择尚书藏书阁在东偏,元丰以后留题皆存。
有赵天启者历叙公择中丞蔡确,故改户书云云。
西庑有东坡所作山房碑,又刻南唐佛像。
野夫、公择及黄鲁直皆有题字。
崇德墨竹高下三枝在钟阁,盖公择妹、鲁直母也。
寺门外即上天池、大林路,至为险峻。
老僧惠宝生于元丰八年,云自此别有捷径。
约一二里,过涧,入栖贤磨院,院在石人峰侧。
又里许遂至栖贤,骨肉方来,同观玉渊。
先是涧水奔冲,遇大石上侈下敛,悬瀑潨射,极其雄壮。
涛头瀵涌,散为玻璃色。
《记》言沙石万数,古今不塞,诚下通于海矣。
相对有寒泉亭,泉自山出。
又按《记》文访罗汉岩、宝陀岩于僧堂之后,皆无知者。
山上竹树间多崖石,其下有观音泉,疑自宝陀岩而出,稍加刜治必得之。
其南有小径,疑白云庵路也。
饭罢,徐道人乘驴归咏真,同骨肉再过三峡桥,徘徊久之,始知过桥之泉为陆子泉,其旁有沈锡大书「庐山」二字。
行小路,望五老峰了然,便道入高遥景德院,亦旧屋,有元丰间无为子题字。
老僧年八十,云李徵君书堂去院仅一里,今废,但刻其名衔于石,洗涤乃可见。
进至万杉院,上滴翠亭(馀具三月《记》中。),又二里入开先,登漱玉亭
度桥俯涧,涧中石含云母,如《记》所云。
天寒甚,太守适致馈,遍饮从者而行。
涧外招隐桥,近为寺僧徙数十步,而招隐泉无人知者。
物色久之,得于二百步外丛筱之后,石井依然,三酌而归。
路口有披云亭,稍前即古杨梅亭基,又稍前当四达之冲,即古四会亭,而俗子改曰屏翠矣。
回望山色奇甚,倒载而观之,紫霄峰剑立众峰之间,铁塔仅如一线。
将至军城一里,有承天院临溪湖,僧尝被盗杀三人,今不振。
入西门,日已暮,闻新成都漕郑少嘉察院相待移时,留书而去。
白乐天匡庐奇秀甲天下,诚非虚语。
陈氏《山记》北起江州,尽圆通,乃转山南,起康王观迄于吴章岭,其序如此。
予今自南而北,与之相反,故问津多误。
然《记》中指名奇特处十得六七,其馀当路者游,迂曲者略,异时再以旬日穷探极览,可使无遗蕴矣。
初,南唐元宗赐田给诸岩庵,故所至有产业。
中经李成焚荡,十存一二,又税重租薄,僧道往往逃移,寺观日以摧毁。
近虽稍修复,而废绝为多。
惟旧屋则气象终可爱。
舟中赋四韵云:「南北周庐阜,东西遍九华。
宴安无酖毒,痼疾有烟霞。
淡泊村村酒,甘芳院院
驰驱君莫厌,此出胜居家」。
壬戌,五更雪打篷。
平明出,别郡官。
庐山已横白练,欲解去,而南风作。
章得象《游落星诗》云「来游未尽登临兴,且喜南风阻去船」,殆为予设。
饭罢,携家棹小船往焉。
寺去军城仅五里,水乾则路通,今岁尚深丈馀。
按图经石高五丈,周回百五十步。
九江记》云:寻阳湖内陨星化石上连彭蠡,下接寻阳,其石圆洁,不生草木,峭然孤峙,独出波际。
兴于唐景福天祐二年赐额福星龙安院,本朝祥符二年例改法安
南唐戊辰(即本朝开宝间。)宣义郎汤净撰记云:保大中寺僧修葺,元宗尝临幸。
僧齐己、范文正公、章郇公、王介甫、平甫、程公辟、蒋颖叔、黄鲁直父子、郭功甫、洪驹父皆尝留诗。
龙图阁学士吴仲庶中复酷爱西轩,更名曰「岚漪」。
鲁直诗云「龙阁老人来赋诗」,谓仲庶也。
山色满眼,湖光千里,真世间之绝景。
又尝有玉京轩,今皆废,但存清晖阁(或云保大中命名。),西对庐阜,如青天翠屏。
初至,白云英英起山腰,少焉散漫,俄复退歛,已而山披絮帽,变态不常。
举酒赏之,不觉径醉。
午后移坐佛屋之前,东南观巨浸,右为扬澜,左为左里,其中两山如门,是为鄱阳湖
由寺门而望,则东北直宫亭湖,西南轩窗对流,清山其胁,亦有湖汊,西北则军城也。
再举酒归。
晚自舟中望山色,不胜眷眷,再以小艇入西草湖
过东古山下,观钓鱼台,鸿雁鸥鹭遍野,见人惊飞。
转而之流清港,上流清庵,在凤凰山,古殿残毁,慨想承平之遗址。
回棹已曛黑,过落星,闻钟声,往复殆二十里。
癸亥,早发南康
北风微作,已而转南。
过左里、扬澜,泊珠溪,而北风复作。
军城八十里有巡检司及小市,登岸北望庐山
甲子,南风。
晡时行四十里至吴城山,谒庙毕,登望湖亭,犹见庐山也。
殿左有穴如井,异时湖中或损米舟,则见于穴中,谓之神仓云。
十一月乙丑朔,风顺,行百三十里,夜宿连前渡,雨。
丙寅,日南至,享考妣。
雨作而风顺,未后抵豫章,泊南浦亭
亭在洪乔门,《职方乘》云对岸即殷洪乔投书渚也,亦见《水经》。
沈持要、漕汪养原及府官相候报谒。
边倅维岳同登拄颊亭望西山,以阴雨不快心目。
又有可斋陆务观所立也。
宋晋裕来,知其叔嘉正今不禄。
丁卯,三倅、边朝请刘敷文尧佐、胡奉议俦。)转运司主管官汪朝散迈、帐干许承直可久、干办公事文林闳、黄吏部然及其叔季文、李常州安国、司马总领倬、李靖州汉英、王提举瀹、王南剑冈、向郎中汸并相候。
铁柱观
柱在小池中,高二三尺,状类假山。
道士云每岁池水溢则江涨,枯则江落,今岁反是。
旁有铭,绍兴五年胡世将为之。
张法师者年八十馀,健甚,弈极高。
晚易漕舟,置酒留孟周叔、宋晋裕、益师。
戊辰,安抚司机宜梁承事季琦仲谟之子。)司法王修职中复、新建丞诸葛从政、馀庆监税詹迪功华、蔡承事嶒及其弟嵘宋景融之婿。)并相候。
赴府会,登子城南楼,望江心小山。
己巳,赴漕司会观风堂
周将仕郎可,抚守󰒇之子,同其妇六娘来舟中(六娘,陈德夫妹。)
终日雨。
庚午,早留刘篯寿知县、陈希鲁教授饭。
未后赴边倅会,登拄颊亭望西山,子夜方散。
家人招孟宅安婆来舟中。
辛未,上蓝长老了贤携素馔来,留孟周叔共享。
洪驹父《职方乘》载寺有蛟井事,以问贤老,具说无据。
前京西运判韩宣教子东,其高祖忠献王之兄弟。
久阴可厌,至是晴。
壬申,赴府会于滕王阁
天气晴爽,得西山之胜(《职方乘》引《水经》及《十道西蕃志》,云西山一名厌原山。)
癸酉,致政赵通直昌相候,同年也。
赴刘、胡二倅会。
胡倅送步障式,俗名画师,盖胡人饰以毡毬而画狮子形,故云尔,或云名挂罳。
甲戌,阴。
总管刘源相候,即金陵都统也。
出北门过天宁寺,同长老列岫亭,得西山之面。
又过大梵寺,登秋屏阁
《职方乘》云不知谁所立,但引曾子固云见西山正面如画者此阁耳。
又过荐福寺,观浅沙泉、马跑泉
寺有钟,光化三年节度使钟传造。
访黄超然,求观山谷遗墨,但有《枯木道士赋《、》寄老庵赋《、》煮茶赋》、《(埋地中,已漫。)薄薄酒诗》;
永州化光仁老画水石二轴,其一题云:「湖北山无地,湖南水接天。
云烟真富贵,翰墨小神仙」。
复有跋语,韩子苍各题一诗。
晡后至上蓝,寒甚,食于贤老之室,担拔道士来谈命。
次至观音院,即杜牧韦宙撰文,以石亭覆之,因号石亭者(有铁罗汉五百。)
是日既报谒,复游览终日,甚劳。
乙亥,阴。
修武郎使持节南丹州诸军州事、武骑尉莫延廪与兄弟争州来奔朝廷,寘之长沙,会亲兵欲挟延廪叛,故徙豫章
庐陵进士徐允武、前知柳州林奉直振并相候。
赴汪漕会于列岫亭,酌浅沙马跑泉
程公辟尝作双泉堂,潘兴嗣为记,其旁即清源真人祠,所谓灌口二郎也。
旧皆在城内,李伯纪绍兴初为帅,损城使可守,遂在城外,然其阔亦未易守也。
丙子,赴沈帅会于孺子亭,亭在东湖陈阜卿所创,四围皆也。
徐宅名见《水经》。
又有徐贤亭,《职方乘》详载。
丁丑,早别帅漕,人事扰扰,午时方能定,以小舟绝江为西山之游。
初至沙井口,按图志云在章江西岸石头之上,许旌阳谓吾升天后一千二百四十年,豫章江心忽生沙洲,掩过沙井口,是八百人得仙时也。
今相去者尚数十丈。
陆行二十五里至贞观院(旧名福林。),登阁观禅月罗汉摹本(真本在云堂。)
又五里入上蓝庄。
又五里至吴靖州伯思慎之坟庵。
又五里而远至鸾冈,三徐盖葬其旁。
三徐:卫尉卿延休骑省铉、内使锴也。
元祐八年张商英作祠堂记,今有画像。
或谓其基为耕者所坏,犹存齿发。
或云徐氏墓在博士墉,去此犹数里,而翠岩寺以鸾冈为案山,恐村民锄掘,托言徐墓,商英实之云。
稍前即翠岩也,栋宇深隐,气象闳壮。
南唐保大间澄源禅师无殷住此山,李主甚敬之
既死,祭以文,时本朝建隆元年也,韩熙载为之铭。
其后死心居此,而云峰晚亦悟道,故江西号为胜地
饭罢,同长老子坚步观洪崖,井深不可测,旧有桥跨其上,今废。
寺引水以给用,又汇其流激大轮为磨院。
数十步有奉圣宫,今曰紫清,徐铉为记,有唐肃宗像,道士仅数人。
归宿翠岩方丈,观李主赐无殷诏书,皆用澄心堂纸,每画日后即押字,印文如丝发。
近世自王汉之而下留题甚多,予亦题云:「李氏世敬桑门,其赐书遍江左诸刹,至于不失旧物如翠岩者鲜矣」。
又有郡人潘淳奉议以其祖侍读所藏太宗、真宗两朝御书墨本数十轴寄寺中,又有程公辟南禅师唱和,皆取而观之,惟所谓唐人写经则非也。
戊寅,早,乘小车循溪依岭行一二里,望所谓药臼者,在石涧湍流中,如石盆然。
次度牛栏岭、茶园岭。
最后度汤家岭,回望生米洲,乃至香城寺,榜曰「咸通香城兰若」,八年镇南节度使严景书。
东晋隆安中昙显肇居此山,尝与陆修静榷论,见北齐《高僧传》。
长老如晦,妙喜弟子也。
方丈侧婆罗树两株,叶皆下垂。
又有罗汉菜,尝以正月生。
饭罢,杖策登山。
初过榧林(或云有雌雄树。),其间一株最大者围丈五,号将军树,相传近千年矣。
程公辟诗云:「金锡云中若有声(寺记有罗汉四十九人持金锡见云中。)野僧同我上山行。
千年大婆娑在,老似将军拥万兵」。
次至旧院基。
次至砚石,长一丈四尺,阔六七尺。
程公辟诗云:「石头如砚贮寒泉,今古无烟水自闲。
待把万松烧作墨,大书长句满西山」。
次至灵观尊者坐禅石。
次至屋坛,高六尺,阔七尺,是为香城绝顶。
灵观者,隋开皇初罗沙弥也,为此坛行道求戒,寻偿夙仇而终。
自寺至此五里积雪犹未消,远眺章江,略见府城,山后即江东建昌县界。
周览移时,复至寺中读顺禅师碑、二苏诗刻、潘兴嗣记文、《慈顺塔记》。
遂还翠岩,日方晡矣。
同坚老登愈好亭,在寺后,前长老了因取《寒山颂》中「微风次幽松,静听声愈好」之句而为名,自作记,粗可观。
望寺场左右山环抱,而鸾冈正当水口,即三徐祠堂也。
方丈之右有半月轩(池如半月。)蒋颖叔有诗。
又有听松堂,熙宁间潘兴嗣尝作《寝堂记》。
澄源塔在寺右,大竹成林,围丈五六。
旁有齐王,即李主弟抚州景达也,亦署澄源,敕尝舍田入寺,故庙祀之。
法堂左阶花砖犹是南唐旧物,隐起之纹皆踏平,向来僧徒大集故也。
晚再同坚老及西堂三人过洪崖,俯视深潭,草木蒙蔽,埼峭绝,不容侧窥。
而水声湍洪,疑其有异,乃并涧十馀步披草而入,始见硖中石数十丈,飞流激浪,数节倾射。
而左悬瀑数道,相去三丈,妙绝不减栖贤之三峡
又其右多磐石可坐。
前此僧道皆不知,但窥井而已,若非再至,几成徒行。
僧善权巽中旧题诗云:「水发香城源,度涧随曲折。
奔流两崖腹,汹涌双石阙。
怒翻银汉浪,冷下太古雪。
跳波落丹井,势尽声自歇。
散漫归平川,与世濯烦热。
飞梁瞰灵碧,洞视竦毛发。
连峰翳层阴,老木森羽节。
洪崖古仙子,炼秀捣残月。
丹成已蝉蜕,井臼见遗烈。
我亦辞道山,浮杯爱清绝。
一舒啸,灵风被林樾。
尚想骑雪精,重来饮芳洁」。
亦佳作也。
前登云长老应通,庐陵人,过其寮饮汤。
己卯,拂旦游洪崖资禅院,去翠岩十里而近。
道中石涧湍流,淙激可爱。
度落马岭,乃至长老法遵单丁住持院,本白石道者智新所居。
殿宇甚小,法堂已摧,寝室窗外对梅岭如屏障。
真宗尝御制歌诗四篇赐智新,有「明珠为戒曾无玷,拳石充粮永不饥」之句,谓其煮白石而食也。
其馀敕劄皆在。
又有小金龟重十一钱(背刻「司命帝圣祖宝」,腹刻「大中祥符神丹化铁」。),沉香刻三教像一龛,人物极小。
又佛像一龛,金字《法华经》七卷(后有唐大中八年比丘绍安记并抄写倪德言,未知便是元本或德言所抄。),银字《法华经》七卷(凡佛名卷名之类则金书。),《夹颂金刚经》一卷(间以金字。),菩提叶四片,文殊像(破碎不可舒卷。),罗汉十六轴,佛一轴,道者真冯极赞一轴,皆赐物也。
智新又尝住西京应天院。
归饭翠岩,同坚老及二三同游再过洪崖,芟草开道,坐岩石汲泉烹茶,纵观飞瀑而行。
坚老遂别。
三徐祠下至江头仅三十里,昨日盖误而迂也。
新昌周迪功承勋希稷留刺。
夜来大风,归舟犹未息。
晡后挂帆,汪养原运使飞盖崖边,不能留也。
行十六七里泊石州夹,李全持永和书来。
庚辰,五鼓雨雪交作。
乘风而行,辰时至生米镇一号西岭旌阳之仆许大遗米得名,见《十二真君传》。)
玉隆人轿未至,以小舟游至德观
观在洲上,四面皆水,相传施肩吾钓台,唐则天时胡慧超置观。
兵火后重造,尚未备,惟坛上一株甚大,云慧超所种也。
有轩临江,可观。
命二道士弈,谬甚,取酒饮之,并饮知观胡天常。
午未间玉隆人轿方至,不果行。
刘信自府中来。
辛巳,黎明携家登岸。
雨虽止,泥淖没骭,肩舆者甚劳。
约四十里乃至玉隆,是为道家逍遥山福地。
前有胡詹庙汉州二吏。),次度龙冈桥。
按玉隆在西山之南,初不见西山,惟此桥略见之。
而言西山则起于玉隆,终于吴城山,其间寺观约数日可周
又有天宝洞,在三十里间云。
次有龙冈亭,八月一日开观,则以七月二十八日于此设净坛醮。
知宫熊师古、副宫熊大正来迎,馆于逍遥阁下。
宫本金氏宅,许旌阳来得之,晋宁康二年八月一日受命,十五日上升。
初名游帷观徐铉篆额。
大中祥符间改为玉隆观。
政和二年封神功妙济真君六年加玉隆万寿宫之号,仍缮修之。
东为三清殿,次真君殿,次道馆,皆横列为屋数百楹。
真君殿前古柏围丈五尺(《十二真君传》云施真人手植。),其半已枯。
每岁八月开观时,四方之人纷至,采其叶以疗病。
左有丹井,已眢。
右有药臼、石函臼,亦裂矣。
又有修行钟,刻姓名甚多,止曰戊辰岁,疑本朝开宝初也。
宫门外有《大周洪崖洞真先生胡尊师碑》,司马贞(其文称名处曰利真。)
言尊师名超(即胡慧超。)长安三年葬旴母靖之西合里山。
道言靖,犹释氏精舍也。
今旴母靖在逍遥阁墙外,亦有巨柏围丈五而不枯。
旧有亭,今废(旴母盖超之母。)
此去筠州奉新皆六十里。
壬午,早,焚香毕,再周览而行。
宫西面百步有小观,榜曰太虚,周真人上升于此。
旧名宣诏府,有保大五年丁未岁陈元裕记。
治平四年赐今额,政和癸巳李山为之记。
龙冈相并有彩鸾冈,以吴彩鸾得名彩鸾遗迹在奉新县。)
未后复至生米镇。
监渡使臣下班祗应张宏者,河间人辛巳岁隶大汉军,李宝海道俘以来。
承议郎新指使张玠求附别舟,许之。
解维牵挽才十馀里,宿下石溪。
癸未,无风,行甚缓,晚泊市汊。
筠河自此出,人烟甚盛,号新义镇,闻岁有火灾。
甲申,无风。
晡后过抚州河口,夜宿丝湾。
乙酉,雨,粗可挂帆。
早至曲江镇,赵常熟无咎来迎,同至其所。
寓正悟寺,有板碑记寺兴于隋而葺于伪吴乾贞中
殿背两壁分画骊山华山图,云是郭熙笔。
临流有内观阁,程子山尝留诗。
无咎云对岸渔者近获古器,有双鱼洗,镂「石尤巧」三字,又有器刻「阳燧富贵」等字。
午时次丰城,李宰愿、冯察推师直千乘并相候。
南安深罢归,继至。
略登宝气亭。
夜留冯推饮,雷电作而雨。
丙戌,风顺,冒雨行四十里,厨船触大舟,几覆,与去岁遇风涛之地相迩也。
晚未至樟镇七八里宿。
丁亥,午后至临江军太守李仲权通判赵奉议伯濠录参迪功师益、司户章迪功子获、知清江县张宣义陶、丞赵承事彦礼主簿桂迪功随、主管玉隆观任朝奉子严、新知兴国军向朝奉澹伯海、新通判邵州向奉议伯元、军学教授唐迪功友闻、新吉州教授杨从政愿谨仲并相候。
唐、杨皆同年也。
访王元老寺丞之妻宋五娘家。
元老郑人,宋即先妣外家,其子坪权新州阳春,已死。
泊舟行衙,即贡院也。
戊子,早至军学观石刻,赴李守会。
军治据富寿冈,后圃有清江台阁皂山
山虽小,颇类匡庐,江心又有萧渚。
晚别任子严同游盘园,饮于喜归堂。
二鼓归,大吐。
己丑,军中以久雨祈晴。
赴向伯海兄弟会,芗林益葺。
归已日暮,移舟光孝寺下。
是日欲留两同年饮,客众不暇,以酒果遗之。
军治侧有中大夫曹戬家,因锄地得古墓,椁朽而棺如故,其中皆清水,遗骨具存,木梳犹在。
验塼志,云开宝年葬筠州某乡村,盖此地初隶筠,后方置临江,城郭迁徙如此。
江涨。
庚寅,早,移舟慧力寺下,携家往游,去岁至此亦是日也。
巳初解去,风稍顺,至石口亦暮夜,距清泥尚数里,离军才四十馀里耳。
终日对阁皂山,闻自永泰陆去可三十里,来岁当来游。
辛卯,风正。
巳时至新淦县,宰陈通直浃、临江判官张文林权立之、新吉州永丰谢迪功承休、蔡秀才焕、字克明,郡人也,尝为宋景晋门客。)谢生铸、致政杨宣教扶图南并相候,馀客皆去岁相见者。
报谒过市中,谒陶母墓,有徐锴碑。
德夫侍其母及妇妹来舟中,具饭待之。
杨图南送所编《玉笥山宝箓》。
壬辰,庐陵胡从政思成经过相候。
辰后解舟,晚泊峡江滩下,非风力不能至也。
癸巳,早上峡江滩望玉笥,晚将至桐江宿。
十二月甲午朔午后,十四弟、平上人来迓,得邦衡梅字韵诗,答之。
过元潭,登崇玄观。
观有许旌阳剑,其长不盈尺,未必旧物也。
殿对大樟,或云旌阳手植。
其上数十步,江水盘涡,潭在其中,或云封蛟之穴也。
望山顶有石,相传旌阳试剑石也。
晚过元石滩,宿劳桥。
乙未,长道及永和相识皆来迎,同至吉水县少泊。
知县左奉议郎杨獬、太和主簿右迪功郎王正之监酒税陈承节邦杰、尉祝迪功邦基、万安主簿朱从政霖、新郢州长寿尉马之任、赵监庙善绎、承信郎彭思元并相候。
午后与长道、陈立夫小酌。
乘风解舟,晚泊梅林渡
丙申,早乘风至霁虹亭,守倅及郡官来迓,弟、侄、甥自永和来。
邸报:十一月四日行朝大雷电以雨,五日降诏责大臣。
九日宣麻,左相叶颙右相魏杞并以本官宫观陈俊卿参政刘珙同知
丁酉,雨,赴州会。
戊戌,腊,大雪
巳后至永和,归家饭讫,胡邦衡相候。
招季怀,以小舟置酒,同至值报谒。
二鼓,复饮三杯。
欲顺流归,以月黑而止。
己亥,早还舟中,具饭留长道七兄及乡人孙次山司法甫、蔡伯高兴伯
庚子,同老妻□至寺居,以经水柱朽,稍葺之。
辛丑,阴雨不已,七兄来舟中小酌。
连日遣数处投书,人颇劳。
壬寅,奠长冈。
赵从政彦侁自城中来,留饮。
癸卯,前宁都周通直绘、朱浒、朱岑兄弟并相候。
甲辰,马伯达相候,清之子也。
两日方晴霁,晚复雨。
乙巳午后迁入旧寓。
丙午,家集。
遣漕舟还豫章
戊申,早至长冈赴长道会。
晚雨寒,天气殊靳晴。
己酉,早留武次韦饭。
晚待陈平叔
庚戌,早令照老待隆庆达老,又待本觉僧本崇及青原行者祖稔。
崇将守罔极庵,稔干庄也。
晚饯七兄。
辛亥,早至江头送七兄及嫂如衡阳
具饭待长道及孙大同司户
壬子立春,举杯应节。
癸丑,晴,崇上人过罔极庵。
甲寅,早留德源饭。
午后小儿医范世事来,亦饭之。
乙卯(佚。)
丙辰,早微雪,旋霁。
长道饭,赵从义适至,同之。
午后头痛甚,以昨夜久坐感寒也。
丁巳(佚。)
戊午乐顺之自青原来,因招长道共饮。
武义十一月十六日书,闻未得代。
己未(佚。)
庚申,季怀以小诗送六出一枝。
自归今日方到西庵已烂缦。
辛酉,闻大兄为婺守劾不督财赋,恐得祠。
壬戌昆山徐兴至,闻外舅以十月二十六日葬。
癸亥黄昏雨霰,享外氏(《杂著述》卷七。)
基:右引作「暮」,属下读,当是。
题画赠王念生使君 其一 明末清初 · 倪元璐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倪文贞诗集卷下
亦加红叶亦微云,亦著高人曳碧裙。
但说是秋都不信,此中春气正氤氲。
题画赠王念生使君 其二 明末清初 · 倪元璐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倪文贞诗集卷下
唤起山阴道上云,清溪可濯拟呼群。
临流自作三回想,未必清溪似使君
平定苗疆联句嘉庆丁巳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九
十一征而无敌事在勿疑三七旬之有苗书难尽信不得已而用曲直之鉴昭然有非常之功宵旰之筹惕若挽天河而洗甲净涤溪山听乐府之歌铙鬯宣金石先春凯奏献岁吟联尔乃世邈高辛迹奇盘瓠陋矣叩槽之祀(干宝晋纪苗俗叩槽而祭盘)薄乎输布之賨习仆鉴独力之风(后汉书南蛮传为仆鉴之结著独力之衣)啸精夫姎徒之族(南蛮传名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姎徒说文姎湖朗反我也)山穷二酉水毒五溪凭蚁聚以封泥间鸱张而出穴负固当唐虞之际阻兵屡秦汉而还列朝或示以羁縻自古不通乎声教我国家括囊无外维祖宗调幕有孚因五寨之司节移一镇收六里之籍疆画三厅(苗人野性穴居恃其顽险自古不服王化至我朝康熙雍正年间尚多不靖屡烦𠞰抚先后于康熙四十三年沅州总兵为镇簟镇移辰沅靖道乾州厅同知凤凰厅通判雍正八年永绥厅同知而三厅之制始备)悯其向化之诚视以同仁之德百年既久经涵养虮虱生衣一旦忽自外生成螳螂拒辙狂鸠众蠢癫赝神言舞招合寨之旗歃饮隔年之酒蜂房户牖皆曰吴曰石之家蚓窍钩连是在楚在黔之介种人杂红黑苗之类(黔省大塘黑苗石柳邓楚省永绥红苗石三保副百户吴陇登及吴半生吴八月等勾结滋事予御极以来迄今六十二年久隶版图每遇蠲赈与民人一体加恩忽尔跳梁殊堪痛恨)畺吏驰赤白囊之章予慎四知命彰九伐金马碧鸡之外早赴勋臣邛都笮道之交量移制府颁纶驿达先开郡县之载书投袂踵来具见腹心之体国(福康安在滇于二月二十六日铜仁府禀即于二十七日起程赴黔和琳自藏回京陛见行至四川邛州闻信即改道驰往二臣荩诚体国俱于未接谕旨前即星夜兼程进𠞰深可嘉尚)滇封本旧立解铜郡之三围(正大嗅脑松桃)蜀垒如新迅扫秀山之一路(川河盖炮木山晏农)廓清后莽会合前茅始箕张而翼舒土难留空(去声)俄旗靡而辙乱城为顿开(永绥)当户以锄根(兰草坪)瓜摘台而绝蔓(黄瓜寨)榔木陀之五路势若走盘苏麻寨之四甄贼真投臼闻捷音而辄喜不孤廿韵兴师鼓吟兴以俱成特汇四番纪绩(上下西梁大乌草河沙兜寨盘基坳)旋夯之并下伫鸦保鸭酉之胥隳一坪符实于诛苗双叠兆徵于即鹿綍封十日缨系半生()大星小星食椹之飞鸮可赦(吴陇登)八月五月断声之孤雁就烹(吴八月)岩腊蜡鸡硐羁骒马金岭之贼魁牛絷(陇莽牛)吉寨之降户羊牵云断难连(连云山)石烧馀劫(结石冈)独提胜算山剑倚以得锋能用降人渠釜游而用纆(石三保)水牛(坡)解其郤窾强虎(哨)脱厥爪牙遂收复于镇溪(乾州旧镇溪所地)即压临于平陇扬馀威于坝角获续胜于茨岩早灰破獍之骸(吴八月之子吴廷礼)倏涸养牛(塘)之水红旗一道报十荡十决之无前白组千群奚三𦂳三慢之足恃如鹯之逐鸟雀石竟成尘(阵斩石柳邓献馘)虽狼之生貙罴吴真为沼(生擒吴廷义)苗熟生而齐詟民汉土以胥安因俗设钤束之司官分百总权重道厅之寄衔晋一阶区画土田经营城汛计务全于善后事陡忆于从前首尾两年艰难百战马援征南之绩事蒇宗均杜预平吴之谋功归羊祜胪皆从实衅或相因有腼莠徒妄传莲教乘我出师而雕𠞰逞其纠党以蜂屯根株连蔓于郧襄枝节别生于黔蜀吾民敢尔在王法所必诛馀力及之咸罪人之斯得虽不芗其事可例于石堡临清而得附以书庶合于征崇及密方申肆伐或议专攻予仰荷昊苍俯宁黎赤纪算绵登于八七授玺轮阅于丙丁耄惟训政之勤夙矢佳兵之戒溯拓准回之二部荐犁大小之两金剪赤嵌之长鲸旅朱波之花象亲祝徕南交之长再降扩西藏之边功克厎乎十全武恒廑乎七德愿无斯事频有明言讵因蕞尔之顽欲整赫斯之旅又况土久我土人即吾人初未议薄赋之加亦无意归流之改自作弗靖利用行师六十二年从无苛求之事千三百里原在抚御之中愿斯民共引于养恬且与苗并游乎平荡发帑而氓不知役绥邦而岁大有年若既宣威便思振旅功亏于一篑策期出于万全彼苗性之羊狠狼贪何知心革若民俗之狗偷鼠窃亦弛刑惩实于政体有乖抑岂兵机之断是用激励将帅宣播臣邻成此勋庸咏为方略告群工当善体此毋徒曰臣何力焉顾嗣子聪听之愿长思慎言兵者
初正吉例举吟赓,八七耆应罢墨卿
却以征苗溯终始(朕御宇六十馀年仰荷回部上苍鸿佑台湾宗祏贻福大武远扬如平准部大小金川安南缅甸廓尔喀皆以事会所值不得已而用兵初非敢有黩武之心而理直师贞所向悉能蒇绩幸得中外一家安全熙洽惟愿与天下苍生共享太平不复有军旅之事讵意前岁乙卯春间黔楚苗民以食毛践土久安耕凿之众忽尔滋事不得不兴师致讨曲直之理始宵天鉴昭然是以深入成功苗疆安定溯自发兵之旰筹机以及两载以来师武臣力宣劳抒荩不可不志实以述勋示后旧例每岁茶宴必取政治之大者授笺联句兹庆际武成宣韶写豫爰依例唱吟胪举其事如左云)。(御制),仰惟(御制)训政禀权衡(仰惟十全皇父保大定功诘戎耆武四知运策纪勋久已括要荒而播金石昨者蕞尔顽苗自作不靖今广运大功告成尽膏鈇钻肃清溪峒皆由圣谟揆事审几信赏必罚用致行间将士知所禀承奋勉克厎荡平子臣上承训政钜细兼赅而于军事方略指示尤详惟惧未能领会敢不敬深聪听兹当赓咏敷陈弥形庆忭)
五溪杂种盘辰沅(苗人古谓之盘瓠种后汉书南蛮传载帝喾有畜狗名曰盘瓠得吴将军头妻以少女负入南山生六男六女其后滋蔓五溪蛮皆是也杜佑驳之以为周末始有将军之官吴姓自周命氏皆以为高辛之代何不考之甚然三苗再见虞书其种类已古后世谓之五溪蛮水经注云武陵五溪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悉是蛮夷所居),三省顽民别熟生(明史载苗地介于岳辰常德北接巴夔南通黔溪我朝黔楚诸苗归化三省郡县之中星罗棋布俱谓之熟苗惟有蜡尔山为生苗所居东北属泸溪保靖二县西属贵州铜仁西北连界四川酉阳州盖一山僻处弹丸黑子之区而已)
賨布贡输始秦世秦昭王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岁令大人输布一疋小口二丈是谓賨布见后汉书南蛮传章怀注云黔中故城在今辰州沅陵县西),精夫嵎负受宗成光武建武二十三年精夫相单程等据险寇郡县明年春伏波将军马援等击破之谒者宗均听悉受降为置吏司群蛮遂平
魏开蛮僭冉田氏北魏永宁初汝水以南蛮暴掠连年攻讨有冉氏田氏向氏陬落尤盛馀大者万家小者千户更相崇僭至周文帝时始定),隋肇唐增锦叙城(隋始置辰州以处蛮唐置锦州溪州巫州叙州皆其地也见文献通考)
柱铸五千文琐琐晋天福五年马希范袭父业有湖南溪州刺史彭士愁以溪锦蒋三州归马氏立铜柱为界上镌李皋铭词及蛮誓柱高丈二尺重五千觔在旧茅滩之东今尚存焉臣和珅,州连二十誓硁硁宋时蛮有上中下溪州又有龙赐天赐忠顺保静感化永顺州六懿安远新给富来宁南顺高州十一总二十州皆置刺史而以下溪州刺史兼都誓主十九州皆隶焉谓之誓下州其州将承袭时都誓主率诸蛮酋合议子孙若弟侄亲党当立者具名移辰州为保證申钤辖司以闻乃赐敕告印符受命者隔江北望拜谢校吏犹自补置)
荆湖置邑封俄弃(宋史元祐初诏谕湖南北曰荆蛮无所统台量置城邑以抚治之边吏失于抚遏遂尔扇摇其叛酋杨晟台者并免追讨自后五溪郡县弃而不顾盖宋时兵势最弱故置封疆于不问耳),桂海投词语太𧭈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载苗人誓状云某等既充山职今当钤束男侄男行持棒女行把麻出入不得生事者上有太阳下有地宿其翻背者生男成驴生女成猪云云南宋时国势孱弱苗人誓状不过以戏语慢词相诳而已)
司袭长官空擘画元大德后置宣慰宣抚长官司以处诸苗其后屡叛不能讨除臣王杰,抚偏开府费支撑明宣德后诸苗叛服不常屡𠞰未能大创至嘉靖中湖贵苗勾结搆乱三十一年稍平之以张岳巡抚偏沅更设十二哨曰乾州曰强虎曰筸子曰洞口曰清溪曰五寨永安曰石羊曰铜信曰小坡曰水塘凹曰水田营连镇溪所共十有三以土兵犵蛮并招募打手戍守其地有退守而无进取可以见明兵政之弛也)
诒谋两世绥之定,建立三厅鉴厥诚康熙四十二年镇筸红苗滋事命吏部尚书锡勒达副都统图斯海徐九如率前锋四十名荆州广西贵州湖南兵抚𠞰先遣将士赴苗寨宣谕苗人薙髻摘鬟缴械归诚者三百一寨惟天星寨龙椒洞排六梁等十五寨负嵎观望锡勒达由报木营分兵五路攀入箐熏洞扑𠞰前后斩贼千馀级馀悉纳降四十三年定设总兵官游击同知通判等员分辖乾州凤凰两厅其镇溪所属十里苗寨下四里服役输租颇循法度上六里素性顽梗为边境患雍正八年巡抚赵宏恩抚之宏恩先驰使传谕亲抵崇山勒兵以待苗人男妇千馀罗拜马首宏恩宣示德教戒勿以强凌弱自蹈法网群酋俯首听命呼祝同知副将圣寿薙发领赏于是疏请即其地设等官建城永绥厅以资钤辖
六十年长知帖帖(自朝经理以两来苗民畏法感年勾补恩帖服安靖阅有年所惟乾隆五十二寨苗石满宜抢劫抗拒旋经总兵尹德禧搜捕正法其时吴陇登以良苗出力赏给金顶今复与石柳邓等滋事怵我兵灭求降自赎苗性反覆固其常也臣董诰,五三番免惠嬛嬛(苗人向无地丁钱粮止供兵米杂粮三百八十馀石乾隆十年初次普免天下钱粮凡湖南州县所隶苗民早经归化旧例输纳者已在蠲免之内惟乾州凤凰永绥三厅苗人所供兵米亦特谕一体蠲免嗣是三十五年四十二年五十五年六十一年每逢普蠲之岁三厅苗米均与蠲除以示民苗一视同仁加恩至意)
加徵改土从无意(从前设三厅时所定租赋本从轻减不特无地丁银两一项即较之内地粮米亦远不相及朕御宇六十馀年生齿日繁污莱日辟内外屯垦任土日增而苗疆从无升科之事且从前改土归流原以苗情顺化因时制宜如滇黔湖蜀俱有改归郡县乾隆年间三厅旧制之外一无添置予惟图息事宁人即外而畺吏内而部臣亦未议及此天下臣民所共晓耳),楚徼黔疆暗有盟乙卯正月黔苗石柳邓首先纠众起事楚苗石三保应之又有吴陇登吴半生邀人助逆而吴八月父子济恶作奸互相煽胁殊出意外经福宁姜晟冯光熊刘君辅先后奏闻子先几筹画指示机宜以地阻瘴深办理二年始克蒇事振旅逆首五人石三保吴半生廷讯市诛吴八月石柳邓阵斩枭示吴八月两子戮尸俘献惟吴陇登以畏威悔罪早已投出并率其子婿实心出力爰贳其死五人无一漏网者此事可谓奏功完善矣)
两处督臣闻信发乙卯二月初四日初闻苗匪滋扰之奏即命福康安和琳二人驰往督办福康安廿六日接据铜仁府禀报即日兼程驰赴贵州铜仁其时和琳自藏回京行至邛州闻信亦即改涂驰往秀山皆据州县禀报并未接奉朕旨忠荩任事深堪倚毗且福康安系云贵总督铜仁是其所属和琳身任川督秀山近与苗邻二人奋迅徇公并非喜功生事实能不分畛域视懦诿托言持重者奚啻霄壤)。(御制),同心劲旅尅期行福康安久历戎行累著勋绩前因滇省鼓铸钱法积弊相沿私钱充斥因调任云贵总督营办命其妥筹整顿和琳前于平定廓尔喀时在军理粮饷后经驻藏办事授为四川总督进京陛见途中开逆苗阑入川境秀山勾结肆行扰掠二人同心以国事为重俱于接报后即驰赴办理诚能临事不避难仰见率服皇父知人善任先几驱策所谓而难任人蛮夷此其效也)
客民取利撩蜂虿(向来苗民恭顺畏法各安耕凿与齐民无异此次聚众滋事意皇父洞烛其弊必系客民侵佔地亩盘剥取利恣欺凌所致因严饬畺吏查察起衅之由从重惩办晓谕苗民具有人心屈抑己申自当同深感激悦服)郡吏养奸等瞽盲(客民欺虐苗众肇衅事端生事皇父以历任地方官漫无觉察以致苗民忿激因谕福康安和琳详查客民扰累苗众始自何时即将历任大小各官分别参奏严办示惩苗疆可期永久绥靖)
提镇飞章初入(御制)乙卯二月初六日湖广提督刘君辅奏到正月二十二日接准镇筸镇明安图来咨黔省松桃所属大塘苗人石柳邓等聚众不法恐窜入楚境已带兵前往松桃交界处堵截二十五日又据游击田起龙等禀报永绥厅属之黄瓜寨苗人石三保等聚众抢劫黄土坡凤凰厅栗林居民蹂躏等语刘君辅虑石三保与石柳邓勾结蔓延即带领兵弁星夜驰往办理),凤乾接檄亟趋程(湖督福宁贵州逆苗石柳邓败窜入楚经镇筸镇官兵堵拿而永绥苗匪石三保旋亦逞凶焚掠附近各寨苗人俱有勾结情形福宁即调宜昌镇张廷彦带兵一千即日起程而亲自兼程驰赴𠞰捕)
鸱张湖迩先来驿二月初五日湖南巡抚姜晟辰州府知府朱纫兰正月二十二日逆苗石柳邓焚劫凤凰厅永绥厅属逆苗石三保亦聚众抢掠杀毙客民现即星驰前赴办理嗣又奏镇筸镇明安图带兵往𠞰被阻鸦酉乾州游击陈纶被阻两岔溪并闻黔州厅被贼苗残毁等情),豨突黔遥继报京二月初六日贵州巡抚冯光熊提督彭廷栋铜仁府文武等禀有松桃厅属大塘苗民石柳邓于正月十三日在寨装疯舞旗鸣锣滋事该员等率带兵役往拿石柳邓等百馀人持执标鎗刀棍抵拒当即擒获凶苗陇二章等九名格死苗匪男妇麻老四等数名石柳邓与同夥等俱四散窜逸即带兵派领兼程亲往督捕等语黔楚接壤而黔远于楚故奏到有先后)
镇静托查通省伍福康安铜仁府沈丙等禀报即行趋赴而又不张大其事藉查阅贵州营伍为词盖更事既多故能遇事镇定臣刘墉,酌斟急调远方营福康安行抵平彝闻楚苗石三保等踰境扰害而松桃正大二处各有苗匪数千攻围焚掠因急调官兵进𠞰而黔省到处多苗俱资弹压乃于苗民较少苗地较远之营酌量调拨)
预邀电击重闉辟福康安既抵铜仁即筹先将正大营贼围解散方得道路疏通因先遣侦卒约期令提镇率兵出城迎合又饬花连布由郡城之北绕至正大福康安督兵前至盘塘坳乘五更微雨烟雾稠密连抛火弹将苗寨延烧天明贼众坌集我兵鎗炮并发从山沟攀援而上歼毙无算正大营内闻鎗炮声提镇兵即出城会合花连布兵亦至前后截杀贼不能支溃围四散),如约风高一火轰(自正大营前进为嗅脑路径丛杂苗寨甚多其最大者为地所坪岩门寨山形险峻贼匪藏匿官兵既至贼纠众抵禦福康安率兵分路迎击贼窜入各寨即用火攻将地所坪岩门寨悉行焚烧其时风势甚大贼寨所储火药甚多一经炮轰飞燄蔽岭群贼奔窜追至桐木寨
嗅脑旧围沙阵散福康安桐木寨前进焚贼百十馀寨直抵嗅脑贼方四面围城我兵奋前杀散城中守备黄上达等见大兵既到即带兵丁乡勇出城接应贼人前后受敌奔溃窜阖城百姓欢呼震地臣长安,批肩新寨石墉倾(嗅脑围解旁路峰峦绵亘在在俱有苗寨福康安探知西南大新寨有石城督兵由傍河仄径攀援而上见石城高七八尺周二里馀外布鹿角木卡官兵争冒矢石奋勇杀贼贼稍退避即坼城墙石块掷毙贼众其逃出者落河淹毙河水尽赤)
望中草树知熸垒福康安先令珠隆阿等分路从小新寨进兵攻野牛山福康安既克大新寨望见四面火起复饬将士鼓勇由罗家冲一带抄上野牛山兵将贼寨尽行𠞰洗),步底松桃已启枨福康安进至马乾溪前有大河水急桥断一面用炮轰对面贼兵一面潜自上流浅处涉水抄至贼后夹攻贼奔窜四逸前距松桃不远官兵冒雨而进城内都司孙元清等领兵民出城接应围城遂解)
都固桥支柴屹齾(麦地汛地处扼要可以安营设卡堵截贼匪但欲往麦地汛须由上下老虎岩经过两岩山坡陡仄雨后泥滑攀援尤难福康安分兵两路会集山顶隐伏贼众既至官兵突出围𠞰即由小龙塘至都固营跨河桥已坼断有贼聚守官兵用炮将对岸守贼轰退随将木植拖入河内顷刻成桥一齐并进痛加追𠞰前至麦地汛苗人俱望大纛叩头乞命大兵遂据麦地汛安营臣金士松御制)长冲塘崚嶒(先是福康安奏言苗匪猖獗必得迅速𠞰平庶良民不致为其蹂躏所调绿营官兵不如八旗劲旅尤为得力请派额勒登保德楞泰等带领巴图鲁数十员前来庶得用此摺未到予先已命德楞泰带巴图鲁侍卫章京十馀员由驿径赴镇筸一带帮同带兵续又命额勒登保带巴图鲁侍卫章京十馀员由驿星驰赴福康安军营听其调度至是福康安𠞰通松桃后路苗匪于长冲塘设卡抗拒福康安额勒登保等分翼前进适遇贼匪藏树间窥伺官兵攀援直上该处山势陡峻大小顽石累累遍布贼匪一路呐喊绕石而遁官兵潜伏石罅突出杀贼无算额勒登保于遇辰州时单骑先赴军营初到日即于此战立功可谓不负任使)
邛州改道制军进和琳邛州起程已扺仁寿县境因与孙士𣪣会商调兵协𠞰改道至重庆先令将弁迅速前往复带金川降番六百名并素称出力之木塔尔朗尔结二人驰至秀山办理),秀县先行阁部英(孙士𣪣先闻秀山苗匪之事即令总兵袁国璜带兵八百名往𠞰又调川北镇顺庆达州两营兵共八百名令提督穆克登阿带领兼程前往协𠞰孙士𣪣亦即驰赴川黔交界严兵堵截)
斫阵夺旗群贼退四川都司何元卿带领弁兵乡勇在秀山一带巡防正值苗匪数百在彼焚掠何元卿即与千总马建纪奋力𠞰捕立时杀毙苗匪多名夺获红旗一杆上书甲戌神名执明六字馀匪畏惧退回按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甲戌神名执明呼之入火不烧盖苗俗尚鬼或汉奸有稍知文义者藉志怪之书导其倡乱阴为煽惑又岂知堂堂正正声罪致讨彼思挟邪术为厌胜亦徒自取诛戮耳御制),邻雄楚助万夫勍(恭读生事皇父圣制兴师二十韵抉之由著审几之始溯古州之旧迹叙镇筸之成模于逆苗滋衅虽起仓猝实伏逆谋之故洞若观火于湖南辰沅四川酉秀犬牙相错之处瞭如聚米既已审知详示而总归于耕牧之害廑念民生曲直之端仰邀天鉴篇末有渴待黔与蜀雄军助邻域之句直挈今日成功全局早在神谟烛照之中雅颂成音即彰韬略真易所谓知几其神义先具于四知书屋记)
场芟刈净遗蘖四川秀山贵州铜仁接壤万山重叠苗众聚处亦同时勾结往来焚掠和琳一抵秀山即分路进𠞰穆克登阿等由巴家汛抄截贼匪后路和琳督同参将张志林等由石耶场至梨木场山凹遇修筑木城之贼二百馀名放鎗抵拒和琳督兵迎扑立毙数名馀向山沟逃窜穆克登阿由后路截住前后夹攻歼毙六十馀人孙士毅督同总兵袁国璜前赴贵道溪望见火光带兵驰往贼匪数百名正肆焚抢恃众抗拒官兵奋勇直前参将何元卿等手刃杀贼馀匪败走追至黄瓜坉杀贼四十馀人生擒三人),龙坝周防瞭列枰和琳等既由贵道溪等处分投𠞰捕擒杀多贼近城数十里苗匪不敢公然焚抢而山坳岩洞间仍有匪众屯聚和琳等会勘得后路得胜坪邑晏农一路大山层叠各拨兵截堵而龙团坝距秀山一百数十里有苗匪数百名在彼屯聚图截官兵后路和琳即派总兵达音泰等带兵迅赴堵截𠞰办)
获谍烛心诛鬼蜮(有奸细陇保者至晏农诡称四五里外有苗匪三四百人藏匿山坳官兵到彼即可擒拿和琳察知其诈即派参将张志林带兵绕出贼后和琳等由东面山梁据其上游总兵达音泰等由晏农正路前进达音泰行至山沟遇贼追杀七八十名贼犹未退摇旗呐喊远近岩洞之贼陆续猬集和琳亲督镇将从山梁下压兵丁吴金玉李胜先斫倒执旗贼各将备并力冲击毙贼无数沿途烧燬贼匪窝棚甚多奸细陇保审明正法),连圻熏穴絷鼯鼪秀山东南两面通黔楚路径极多由川河盖至牛角山洪岩洞而下可至秀山县城为我兵后路和琳驻兵晏农料川河盖一带必不设备出其不意派总兵袁国璜从石堤至小塘坡总兵达音泰从龙团坝至大蛮庄提督穆克登阿洪岩洞牛角山至川河盖随𠞰随进和琳亲领屯练汉兵接应直抵小溪小溪湖南地方下接四川棚门为楚苗阑入总路贼匪因官兵追急转由川河盖一带陆续纷窜适提臣穆克登阿等追至牛角山头门等处痛加截杀追至湖南所属之打狗充地方杀毙苗匪及夺获刀矛器械甚多)
□山裂扇僛而舞(自晏农至松桃六七十里间小径甚多中间□木山尤为总汇有贼首七八人执红白旗鸣锣奔下又一人戴鬼面执扇跳跃情形甚属可笑官兵奋勇斫杀自辰至午贼毙大半遂将山梁占据),黄坂闻弦走且𨆪(黄坂坡以南之小珑寨上臈冲下臈冲龙洞沟路亦丛杂和琳提镇等带兵于迤东之溜河坡绕上趁天阴月黑鎗箭齐发贼众大溃由滥泥沟窜逸道路全行廓清即可前进与黔兵相合矣)
井钺参旗两合帜福康安长冲卡落攻克后即进𠞰和琳既夺据□木山梁相距坪甚近而中间硐口牛圈湾等处尚有苗匪阻拒福康安先遣巴图鲁侍卫四人间道前赴和琳军营知会订期各带兵直趋大塘汛大寨营两路夹攻至满华寨地方而两军遂相会合臣庆),水头地眼五分輣福康安和琳两军既合即乘胜分兵五路由大地眼水源头牛角井杨家寨麻家寨连夜裹粮进发攻夺卡隘直至白果坝山梁是日焚燬四十馀寨杀贼八九百名拿获五十一名正法军威大振将附近之贼𠞰洗净尽后路肃清即统率川黔劲旅罙入湖南境内𠞰办)
会攻土空驱丛蚋福康安和琳两军既合派镇将于后路防守声援时春雨河涨渡船已为贼拘派员绕赴上游伐扎筏福康安和琳额勒登保等密令竹筏顺流而下将弁兵屯奋跃而上攀援登陟立拔其木城贼弃卡遁巴图鲁等四路蹑追土空贼苗复出救应官兵乘胜痛加歼戮直攻土空先燬其得拉大山之木栅将各寨应援贼分投截杀土空之贼四散奔逸触锋落水而毙者不计其数),径赴永绥焫聚虻(土空既燬乘势追𠞰卜冉寨适额勒登保等已将马烈水田溪捍子寨野牛塘各处𠞰洗带兵来会复将卜冉寨贼众围杀前至牛心山总兵花连布永绥所属梁冒寨将迎拒苗匪杀退佔其山梁永绥城距六七里水洋寨苗匪又复蜂拥阻禦官兵不得入城福康安等从牛心山督率诸将由葫芦坪巴茅城一带沿途痛𠞰分路继至永绥城内文武官兵绅士居民络绎出城迎接感激欢忭声泪俱下)
迎刃知罔弗解永绥四面皆高山长岭苗寨环连福康安刘君辅等分屯山梁要害之处相机攻𠞰连破巨多等大寨五获其米粮牲畜甚夥官兵由巴汛左右山梁分路进发贼于险处蛇伏放鎗百十成群我兵穿林越箐奋力迎击连克坡脚寨黄土沟鸭子寨直抵竹子山山顶有贼数千用排鎗抵拒我兵攀岩竞上鎗击箭射歼毙不可胜计馀贼始散臣沈初,当锄亦不留萌竹子山对面有大山名兰草坪峰峦陡起遍山巨石贼人防守甚严福康安和琳探知贼皆聚匿于兰草坪西北之上崖板寨一带而于东南各山坳故插各色旗帜止令数十人看守以诱官兵福康安和琳察看崖板寨对面有小山石笋排列可以伏兵即令穆克登阿带兵埋伏预备炮轰派侍卫纶布春等由竹子山进攻福康安和琳额勒登保等由志诺垭口继进贼六七千人蜂拥而来穆克登阿等即于小山石笋内发炮贼不及防沙石骸骨灰烬并飞窝棚草房拉杂摧燬官兵欢呼声振岩谷四面围𠞰殆尽)
夺粮猝遇欃星掣(滚牛坡为永绥粮运要路灭苗时时出没官兵攻克兰草坪后闻永绥鎗声甚𦂳令额勒登保纶布春等探至滚牛坡适都司施缙等护送粮石前赴永绥贼匪数千邀截与施缙等相持不下额勒登保星即驰赴时花连布达音泰等领兵亦至纶布春见贼势凶悍即率兵上山占据地势身先士卒并力压下刘君辅所领楚兵亦出城合𠞰自己至未杀贼遍野一面护粮进城一面追捕馀贼川黔转运接济无滞),设伏尤宜蚩雾盈(榔木陀悬崖壁立官兵步步进逼贼匪抵死守禦福康安和琳当令额勒登保等进扑榔木陀山梁扳岩越坎而上时值雾气瀰漫对面不见将抵崖板寨令官兵潜伏树林内放鎗诱贼贼匪惊觉奔下山坡伏兵出其不意鎗击毙贼甚夥遂克榔木陀山梁木城)
瓜蔓垄头应绝种黄瓜寨地处万山之中时值夏雨连绵泥深盈尺福康安和琳督同额勒登保等踩路直进定计先夺黄瓜山卡隘讵意贼匪因黄瓜山系其巢穴恐官兵绕道进攻筑卡刨壕备禦严密福康安和琳转战直前风雨交作山坡陡滑异常官兵人人思奋冒雨前进无不踊跃争先鎗箭所到贼匪尸横遍地不能扺禦始向山后逃窜随将黄瓜山大梁占据臣胡季堂御制),麻生蓬里敢称名福康安和琳拿获吴半生手下贼人讯出吴半生自称吴王住苏麻寨石三保石柳邓等皆服其管束必须先将吴半生擒获方易于𠞰办因派穆克登阿等带兵在黄瓜寨牵制贼势派达音泰等由构皮寨进富等由清水塘进定札勒等由喇耳瓦进福康安和琳督同额勒登保等由小红岩策应各路分攻相持三时之久官兵争先跳入栅内大兵趁势拥上山梁贼众大败连克清水黑土高坡凉水井等寨昏夜之中所焚寨落火光照天兵威极其壮盛贼匪四散逃遁越箐穿林迅如猿捷官兵勇气百倍直追过苏麻寨山梁扎营是日烧燬苗寨四十馀戮贼六七百人夺获大小旗十三杆鎗炮刀矛无数)
西梁上下救援断(吴半生败逃至上下西梁福康安和琳先派额勒登保等往雷公山断其救援达音泰等带兵由小乌草河直上山梁连克贼卡下至滥泥塘复有贼数千赶到我兵乘势压下贼竟抵死抗拒福康安和琳一面令达音泰与贼对敌一面派兵分路抄入上中下西梁三处同时放火焚烧贼寨贼人惊顾即时大溃又为伏兵所截歼戮不可胜计夺获山梁贼卡七座生擒三十馀名讯得吴半生所结黑苗屡被官兵打败不能支持全已逃散吴半生受伤又窜至猿猴寨潜匿矣),乌草卡营守禦(按卡字不见经传惟字汇补载读若杂楚属关隘地方设兵立塘谓之守卡今征楚苗用此字义尤合入清语谓分界处为卡伦读作喀平声盖南北方音之异耳抄攻克西梁后中间大山险峻苗寨极多贼匪或绕后路或分扑营卡福康安和琳侍卫色灵额等带屯练降番为一起总兵达音泰等带贵州兵为一起侍卫等带云南兵为一起额勒登保德楞泰带巴图鲁将弁官兵往来督催福康安和琳带兵相机策应将沿途苗寨之贼痛加𠞰杀数十里内鎗炮之声不绝贼众望风逃遁追至悬崖陡坎之处将弁兵丁奋勇攀陟而上连克苗寨六十馀处木城四座石卡三十五处其中豹子陀雷公寨赤河营一带为贼人藏贮火药之地我兵放火焚烧烈炤冲天声振山谷维时大乌草河对岸山梁屯贼尚多官兵直抢上大树坡山梁歼贼无算并于田坪地方排立大炮轰击贼势不支是日至酉戌之间大雨盆倾遍山雾气不辨人马即于大树坡拿卡驻劄)
直入沙兜肯回顾(大乌草河与沙兜寨相近福康安和琳留兵驻大乌草河令额勒登保等分兵两路绕进而亲带劲旅由正路进攻额勒登保等至四路口围绕夹攻随将盘喇独盖等寨攻克直抵沙兜寨贼匪五六千人见官兵势大不敢抵敌潜逃拿获石三保所封军师石老稞即行枭磔御制),跨凌上坎遂先鸣(沙兜寨对面有盘基坳贼匪据险抗拒黑夜攻扑营盘福康安和琳严饬守卡弁兵不许轻动密踩贼匪出没路径派巴图鲁侍卫纶布春等各带降番屯练分投设伏福康安和琳督同额勒登保德楞泰前进𠞰贼伏兵四集贼出不意纷纷奔窜将由山沟赴上坎额勒登保德楞泰分兵两翼抄上山梁贼众被歼堕落岩坎者不计其数随将附近之科荣寨科受寨仍渥寨俄戴寨撒罕寨等处槩行焚𠞰)
薄河欲窜梁无渡福康安等自抵盘基坳复攻克竹山坳大山梁至扳登寨擒获吴半生之兄吴老正甥石老三石老乔并大小男女二十馀人随向滥泥塘一路追捕探有贼众自雷公滩纠众而来我兵迎击贼败渡河福康安预令河次设伏伏兵突起贼匪腹背受敌歼毙殆尽直抵黑陀寨),刬砦兼收不耕福康安和琳进兵雷公滩苗匪万馀望见蜂拥前来官兵分三路攻击冲为数截滚崖落涧者无算均由东山梁一路纷窜遗弃军装器物甚多乡勇降苗将其地亩内已届成熟之包谷分投刈割)
潜岸忽来髀倏解(大兵攻克雷公滩后遂于河面稍窄之诛苗坪地方伐木搭桥陆续济渡连烧贼寨数处苗匪遁至爆木林思欲偷拆诛苗坪河岸所搭之桥以断后路福康安和琳阿哈保率汉土官兵潜伏岸侧复派纶布春为策应贼众沿岸蚁聚而至我兵出其不意奋勇截杀额勒登保花连布亦沿途进𠞰罙入数十里扎营),搜林尽戮发空鬡福康安和琳进兵马鞍山抵乌陇岩苗寨二三十处俱筑卡石坎之上抵拒官兵福康安等督兵分𠞰复有策应苗匪五六千人舍命迎敌我兵分投迎击穿林跳涧杀贼无数连毙披发涂面贼三名贼踉跄渍乱当将乌陇岩大小各寨全行攻克乘胜上虾蟆硐苗匪望风奔溃遂直抵杨柳坪)
它雨滑蹄穿蹶杨柳坪左右皆苗寨它地方攒聚尤多石卡木城砌筑无数福康安和琳分兵三路令德楞泰那丹珠隆武等各率兵上山福康安和琳率大兵随后策应其时积雨初霁山坡泞滑我兵攀援石角奋勇竞上连夺贼卡六处抢上山梁贼不能支俱各奔溃)夯泥深首涅黥(当围𠞰它时福康安和琳因毛豆塘一带贼卡相接虑其横出梗阻先饬额勒登保花连布等率兵往𠞰从黄毛坡进发贼数千人沿坡而下我兵奋勇下压花连布绕出贼后夹攻毛豆塘一带苗寨悉行攻克与福康安和琳会兵一处从它进攻直抵夯地方各处苗寨闻风畏惧泥首军前叩头乞命两三日间降苗共有七十馀寨)
即鹿祥徵牝叠牡(见有二太上皇帝八月上旬在及山庄鹿因御火鎗穿牡牝牝者先倒牡者带伤暂逸后亦随获内外蒙古王公及哈萨克缅甸南掌使臣等无不忻喜欢呼不特见获嘉吉圣躬康健应手得心且一发中两实为兆上将获鹿鎗子贮入匪吴半赐福康安大荷包内军中得此咸谓逆生吴陇登等本如槛兽釜鱼此即逸而复擒之预兆更为一举两得之先徵勇气更增百倍臣彭元瑞,剪魁捷速舅随甥(大兵连克苗寨贼望风胆落逆首吴半生见其兄吴老正甥石老三等俱被擒获逃至高多寨纠众抗拒冀图延喘福康安和琳在摩手山梁安营督率额勒登保德楞泰等分统汉土官兵直抵贼寨四面攻围逆首投窜无路即同夥苗二名匍匐乞命唤至降苗审认属实捷报抵都令解京正法)
石驰木走地非阻(小天星寨地势险峻悬崖绝壁石角崚嶒福康安和琳督率额勒登保德楞泰花连布等挑选劲兵攀援而上滚木擂石一时下相持竟日复督率各将备兵丁等由寨后密寻间道扑入贼卡贼用短兵相接刀矛并举毙贼极多即将小天星寨攻克),雺闇冰凝天总晴(大天星寨在鸦保之右最为险要山路陡窄一线羊肠时值同云密布四山雪片纷飞兼以重雾不辨路径福康安和琳官兵结营暂驻贼因我兵连克各寨远近木城石卡悉被焚烧震慑异常冒雪诣营乞命当即妥为安抚无不叩头感激)
坡躏十三焚似赭(附近天星寨一带贼匪屯聚山坳仍形猖獗福康安和琳整顿兵力复从天星寨左右分兵绕道悉力进攻连克黄冲口岩窠山骑马山上寨坡大地坡小峰山各处贼卡一十三处臣舒常,丑歼数百醢为鲭福康安和琳督兵乘势罙入贼匪数百为群陆续策应我兵昼夜接战直扺得盘山梁杀贼无算)
摧龙角峒安能堵(龙角峒一带为鸦保寨门户山岩层叠路径陡窄苗寨环列四围沿坡筑石城依山回曲势甚坚固福康安和琳分兵三路进攻一日之内攻克鹅洛等二十馀寨合兵于龙角峒山顶排列鎗炮轰击石城城内贼匪列跪乞降福康安和琳以贼抗拒既久直至穷蹙始行乞命难保无事后反侧仍督兵奋击歼毙贼众馀者溃逃随有附近龙角峒未经被𠞰之黄茅坪等十五寨相率投降),排鸦保山谁敢撄福康安和琳由龙角峒之右进攻鸦保寨西南两面俱有木城石卡令军士多带火弹鼓勇竞上是夜朔风大作山木震动我兵从黑暗中觅径凡遇刨挖壕沟处均各攀援跳越而上先抵西面山梁即将火弹抛掷窝棚烧燬顷刻间各山坳贼卡火光齐发鎗声络绎风势甚猛苗匪惶骇无措不能抵禦立时扑开木城七座石卡五处毙贼极多尽将鸦保险隘要口占据)
枭认首渠前附贼(吴八月本系乾州起事之人纠众猖獗凶横异常福康安和琳因隆棚廓家各寨陆续乞降即加慰抚挑选精壮者随同搜𠞰探闻吴八月在卧盘寨意欲窜逸福康安和琳即督率大兵降苗等环合圜裹将吴八月生擒治以极刑寸磔枭示纪臣昀御制),党祛遗种外姻兄福康安和琳设法将地良坡对面高斗山梁一带全行攻克有斗思寨降苗陇老五等探报平陇各寨逆苗四五千人齐集普定寨立旗祭神计图抗拒为首贼目廖老慕陇老西二人福康安和琳得信后即于是晚冒雪派兵竭力攻𠞰将二犯一并生擒讯明廖老慕乃吴八月外甥向随吴八月父子各路焚掠自吴八月被擒其子吴廷礼廷义令其到处勾结与永绥小排吾苗人陇老西为首胁众报仇讯明后俱即正法示众)
头坡遂得破其险(高斗山迤北名擒头坡悬崖一线为平陇险要门户福康安和琳兴肇观成带领镇将于高斗山梁拿卡虚张声势牵制苗匪复派额勒登保德楞泰花连布各带巴图鲁侍卫将弁分为三队福康安和琳督率各队将士并力进攻距擒头坡十馀里山路愈窄城卡愈多山坳石角间苗匪鎗炮肆出如雨福康安和琳督率迎击人各争先接战数时额勒登保纶布春等冲入贼队鎗箭刀矛之下毙贼极多当将擒头坡一带所有贼匪木城石卡拆卸焚燬全行扫荡),马峒(作去声读)弗能据厥嵘(骒马峒山势陡险早为贼踞福康安额勒登保等带巴图鲁侍卫将备由坡脚山梁分兵前往遏贼归路福康安和琳率大兵随𠞰随进复将该处聚集苗匪悉力环攻直抵骒马峒山毙贼六七百名馀思奔窜适额勒登保等由坡脚山一路进𠞰迎合并力加攻逼至悬崖陡坎贼匪逃窜无门自落崖涧者无数枭获二百馀级遂分兵搜𠞰将骒马峒坡脚山及附近两岔河川峒百果窑五里牌等处大山梁全行夺据总共烧燬苗寨计三百馀户)
线路溪岩寨那保(自擒头坡前进弥望俱系高山峻岭鸟道盘空止馀一线左右及后路百十里均为逆苗巢穴时时窥伺乘机窃发福康安和琳督率兵弁亲冒矢石履险直进将士延缘接踵左右两旁俱层层严密布置防堵凡有苗匪出没随时击退而擒头山后有溪岩寨势峻路迂久为逆苗盘踞若不先行搜𠞰大兵不能径进因出其不意引兵突上巴图鲁侍卫及将弁等无不人人鼓勇鎗箭齐发一以当百逆苗不能抵禦纷纷溃散即将各处寨落悉行焚烧痛加𠞰洗御制),鸡栖埘□处禁声(蜡鸡寨与溪岩寨险要相连同为贼匪所踞福康安和琳复分兵迭击将该处苗寨焚烧尽歼匪众即于各隘口分拿营卡悉力堤防以联声势)
莽牛善触彩旗仆(逆苗纠集匪众于两岔河百果窑川硐等处对面山梁筑卡抵禦插各色彩旗排立放鎗福康安和琳见川硐对面金岭冲地方山顶木城一道更为高峻且有骑马红布裹头贼目往来指挥甚形猖獗讯之降苗称系同石三保一时装癫起事之陇莽牛福康安等随督大兵由川硐进𠞰直扑金岭冲木城先毁山腰石卡逆苗潜伏者𠞰杀无算我兵逼近木城攀援竞进复毙贼甚多馀众溃遁随将金岭冲山梁夺据我兵分投追𠞰割获首级耳记不计其数),游駾思奔白组萦(大兵已克金岭冲木城陇莽牛乘槥兔脱福康安等次日五更即督官兵鼓勇深入并选带降苗百户悬赏擒拿适陇莽牛因手下各苗全已𠞰散窜入游马坨地方旋为降苗等生擒解营讯供后即将该犯押历各寨寸磔)
缴械还拿销夜冻(附近平陇苗寨丛错贼匪屯聚随时邀约动辄数千石三保石柳邓吴廷礼等聚则藉为羽翼退则依为逋逃一时亦难尽行搜灭因将前奉谕旨赏降苗吴陇登之子吴老观顶戴及准令吴八月寄信吴廷礼等出投赎罪之处令各降苗到处传宣俾知圣德好生望风解散福康安等兵扺吉吉寨即督率额勒登保等分兵两翼抄上左右山梁乘势下压苗匪亦抢上山坡迎拒官军奋勇夹攻贼为鎗箭所歼兼以冰雪滑泞投落污沟者不可胜计遂将吉吉寨两面山梁佔据旋有乾州属大陇峒寨长陇老才等所管苗寨三百馀户箄子坪寨长陇老二等所管苗寨二百馀户河洛坪寨长吴老波等各呈开所管苗寨户口诣营乞降复有斗角岩尾坡九十九洞等处苗匪亦接踵归命共一千馀户俱令呈缴兵械送出所掠汉民子女一百馀名福康安等讯明口供后俱给口粮饬回本处并有降苗吴正明等于糯塘山苗寨搜获汉奸麻阳张老方及先曾在军前纳降后复畔去之麻贵等前在永绥滋扰之麻老成俱于讯明后正法),炮腾士跃踏晨霙(大兵从吉吉寨山梁进趋平陇中隔连云山为平陇西南两面险要之地该处夹沟悬崖积雪跋涉甚苦两旁山坎均多苗寨福康安等督励将士先用大炮轰开沟口官兵扳扶跳跃而下苗匪猝不及防焚烧歼戮净尽我兵奋勇疾驰直扑上山贼匪抵禦彻夜势不能支纷纷溃退当将岩硐大寨三十馀户苗匪全行攻克复督率额勒登保等进攻骑马山火里坪一带苗寨大军可无虑傍路牵掣之患矣)
坳称平逆先几兆官兵高吉坨后深入贼巢苗匪恃险死拒福康安和琳察看两汊溪一带两山夹涧险阻逾常设法绕道先据胜势酌派新调滇兵于通平陇各处虚张旗鼓为疑兵而亲督大军径由高吉坨直扑贼匪所据山梁官兵扳陟陡崖先拔一卡两汊溪伏匪蜂拥上山官兵排鎗迎击贼退复屯集于西北山梁用炮抵禦我军预安大炮彼此轰击贼不能支复分绕山沟小路而出巴图鲁侍卫等乘势下压酣战毙贼馀匪溃遁我军追𠞰直抵平逆坳克之,陇到临巢后路侦乾州与平陇相距不远惟因平陇后西南两面坡坎险绝无路可通逆苗屯聚抵死守禦维时官军已𦂳逼乾州因即计议设法先抵乾州再进攻平陇俾不致悬军久驻)
冈铲几重徒结石(结石冈贼卡二十馀座旁有牧牛坪石坪大小寨落共七十馀户声势联结抗拒官兵福康安和琳等复督率兵弁连日进攻全行夺佔焚燬净尽矣臣胡高望,势环三面胜浮罂(结石冈官道溪连破贼卡抵火麻营山势重叠更为贼人险要之地有大石卡四处山腰横筑石城高七八尺遍树旗帜贼众蚁伏以待福康安和琳分兵三路至火麻营会齐进𠞰贼众鎗炮抵拒我兵一路对面攻击两路绕出贼后山巅之上并力下压贼三面受敌遂不能支我兵将山腰石城攻破贼众逃窜滚毙岩涧不可胜计附近大小苗寨皆望风奔溃深入二十馀里)
大宫小霍灰经宿(自火麻营进兵大山深沟苗寨栉比福康安和琳率兵连克湾溪岭紫泥山油麻湾坳诸贼卡抵廖家冲峰峦陡削周围包以大小诸山径路错杂中有石卡横出我兵奋勇上山夺据石卡分兵进攻贼众抵死抗拒相持一昼夜我兵鼓勇迎击歼贼甚众),岫断峰连决四更福康安和琳察贼往来窜伏要路有名连峰坳者势最险阻必得此地上攻山梁因令额勒登保德楞泰等于四更后发兵其半放鎗拒贼其半负土囊而上填得路径抵连峰坳贼并力前拒我兵鎗箭齐发奋勇向前天明后大雨倾注即于此时夺据山梁贼惶骇四散我兵追杀殆尽由廖家冲而进又连佔山梁七处
剑快得锋知必割(平陇为贼苗巢穴负嵎固结势虽穷蹙而守禦益坚必须先扺乾州然后可进捣平陇和琳自廖家冲分兵三队令额勒登保等为头起德楞泰等为二起和琳自率兴肇托尔欢等为三起鱼贯前进联络策应苗匪舍命左右跃出希图冲截额勒登保带兵抢上山梁排鎗轰压和琳督同德楞泰等先后赶𦂳接应痛加𠞰杀贼见官兵势大不敢直前拒敌惟于岩坎之下放鎗抵禦保臣玉),岭颓全壁讵堪擎(得锋山对面全壁岭一带石卡无数贼苗纠众前来与我兵三面抗拒时已傍晚和琳复督同额勒登保德楞泰等连夜于得锋山一面接联拿卡十馀处分拒两傍贼苗一面带兵直扑全壁岭贼卡苗匪蜂拒我兵奋勇扑开贼卡一处即佔住一处后队官兵见贼势慌乱乘势压下两傍山沟苗寨放火烟焰涨天贼匪纷纷溃窜毙贼及夺获军械无算阵斩三十馀级距乾州已不过数里)
箭传蛮子崇山永绥保靖交界地名六都土蛮杂居先经和琳密札刘君辅等督率弁兵悬立赏格购求逆首石三保嗣据外委谭步云访得石三保将往土蛮刘君辅等得信即传哄哄寨土蛮龙子贵等切实晓谕并专差水坪降苗陇八月等与土蛮会合实力擒捕适石三保奔窜至哄哄寨降苗及土蛮等跟查具报镇臣张廷彦扬言巡查卡隘赴保靖迎捕刘君辅亦驰赴花园接应时石三保已为土蛮降苗等设计诱至坳溪地方张廷彦带领文武员弁立将石三保拿获亲自押解至大营严讯为首起事假借疯癫妄称苗王各情节一一不讳查石三保首先滋事倚藉疯癫语言闪烁极为诡谲兹当恶贯满盈计穷就缚未便再稽显戮即派委镇道大员押解进京以备廷讯),刃剚孚人武水(石三保逃至哄哄寨被获解至大营取供后和琳一面专摺奏闻随派员解至热河廷讯数次石三保罪恶贯盈俯首无词即于热河寸磔枭示用彰亦国宪并先此解到之吴半生聂杰人向瑶明均在京正法又吴八月已于军营正法伊子吴廷礼已伏冥诛仍行暴骨扬灰其贼目令遍徇各寨然后枭示所有贼首石三保并附和各贼犯俱经伏法洵乎天诛之所必及人心之所同快也)
境视隔河田没罫(廖贡坡连峰起伏路径丛杂遥望隔河乾州一带山势渐低水田弥望搭盖窝棚保护田庄寨落夥党愈聚愈多时来攻扑我兵甫至山坳即有穿红衣贼目涂面执旗十馀人带领匪徒千馀跳跃而下我兵排鎗迎击毙贼无算和琳复分兵两翼潜从左右山坡扳援陡壁盘旋而上贼匪见我兵三路合攻抵禦不及即弃卡奔窜当将廖贡坡山梁夺据臣周兴岱御制),图披撮土飘瀛(据和琳额勒登保等夺获廖贡坡小牛坡要隘贼纷纷溃散窜至马鞍山尚思守护田苗寨落抵死抗拒后路官兵复前围𠞰歼贼甚多直追至河边相距乾州益近彼时检阅所进地图知贼匪佔据卡隘不过弹丸穷蹙已极定当不日扑灭耳)
和琳独任尖云克和琳等既攻克马鞍山望见尖云山贼寨尚隔大河一道贼于隔河刨挖深壕潜伏排列鎗炮以拒我兵和琳派兵三路先令左右两路于四更时直扑河岸贼分兵抵禦和琳额勒登保德楞泰等为中一路乘贼分兵力敌之际乱流竟渡直抵尖云山),登保先超绝岸横和琳等中一路兵渡河之时贼竞前拦截额勒登保不避鎗箭奋勇直前首先登岸大兵踵至悉力进攻贼遂退上山左右两路兵亦乘势过河扑开贼卡歼毙无数遂佔山梁和琳复率同额勒登保等连夜进发)
遂佔黄莲坡迤逦和琳等进攻苗寨凡两昼夜贼依山傍箐脩筑木城石卡以为抵禦蜂屯蚁聚辗转连接我兵乘胜奋攻遂克黄莲坡进抵晒谷坡窑灰坡田头冲三炮台等处所毁木城石卡不下六七十处贼众望风丧胆奔窜无路御制),遥通赤竹岭寮棚赤竹山黔阳乾州既复道路皆通按乾州本宋镇溪所在崇山之前即舜放驩兜故地我朝建置州城官署民房日益增设关市集场彷佛内地自逆苗蹂躏残缺不完和琳奏收复州城驻守河溪总兵袁敏等带兵前来以通辰溪粮运安设乾州本任文武官属派驻弁兵布置已定乃图进𠞰)
风宁许捧虚凭怒和琳额勒登保等带兵于夜半直扑捧风坳贼卡贼苗抵死守禦官兵攀援仰攻黎明将贼卡扑开贼众大溃于是捧风坳隘口全行夺据),虎纵誇强卒倒绷(强虎哨为十三哨之一与捧风坳俱为平陇门户和琳派西津泰等由炮楼坡诱贼迎敌而自率额勒登保等由龙团营分起进攻贼苗见官兵两面夹击各弃卡四散官兵乘胜随进随𠞰悉行攻克即于强虎哨山梁扎营)
麻里并犁三窟偪后坡新寨大小贼卡数十距平陇十四五里周回山梁脩砌木城石卡防守甚力和琳督同额勒登保德楞泰及巴图鲁侍卫等分兵进攻连克后坡新寨及麻里湾等处自此𦂳逼平陇矣),踏车久碎一家烹贵州踏车苗石岱噶为石柳邓族侄于起事时纠众助逆嗣经官兵攻破踏车诛其父及一子两女代噶随邓逃至黄瓜寨投石三保后焚掠四川乜脚峨容一带又在永绥木树花园隆团等处打仗为贼目内凶悍要犯和琳密饬将弁严密搜捕于老旺寨弋获录供押于各苗寨脔割枭示人心大快)
乍揕坝角罗毚兔额勒登保等攻克岩人坡后提兵直逼平陇贼复聚于大坝角悉力抗拒正扼进兵要路额勒登保等出其不意立即进攻当将苗寨三十馀处全行烧燬),乃拉巢骸拆腐麖(平陇一隅负固日久官兵节次拿卡进攻止能遏其西南西北两面其后山峭壁悬崖攻扑非易明亮等筹酌于东南一带设法进𠞰逆匪等竟敢纠夥直前攻扑额勒登保由茨岩先进痛加截杀贼始退回而两旁莽车孟水冲等处苗匪刨壕筑卡防守愈严平大寨之前及后山屯聚者不可胜计官兵分为四路额勒登保等由狮子坡而进明亮等由观音坡而进德楞泰等由岩人坡下沟而进鄂辉等由甲式沟而进兴肇等排列大炮由老石岩一带轰击姜晟随后接应所有平陇寨前正路处处刨断周筑石墙木栅舍死抵拒官兵预用土袋填沟跳越而进奋勇百倍立将墙栅全行攻克烧燬平陇正寨已得其来救应之莽车孟水冲贵鱼坡之贼均为大兵杀散并查出吴八月已故之子吴廷礼之尸剉烧扬灰以快人心而申国法)
妄欲养牛批郤窾(平陇既克石邓等仍纠合馀匪在山后潜匿迫胁各寨又于平陇东面劳神寨之上养牛塘山梁修砌石卡抗守明亮等督率巴图鲁侍卫镇将等乘雨雪稍晴即分兵两翼进攻连拿七卡遂将养牛塘山顶贼卡攻克馀贼不能抵拒纷纷奔窜省臣吴钦,尚思遮雀返咿嘤(苗匪等因养牛塘已克俱窜匿于湖耳坳土贯坡菜冲刚息冲等处垒卡死守其附近平陇之雀儿寨麻里湾口嘴十八湾等处投出降苗每于要路为逆苗阻截明亮等督兵乘雾气未散攀援鼓勇而上排鎗迎击立将菜冲土贯坡湖耳坳刚息冲次第攻克)
歌歌腊霭俱漂蚁(石柳邓等自经官兵节次攻𠞰万分穷蹙惟缘无业穷苗及凶悍装癫贼目自知罪在不赦固结负嵎苟延不出大兵声东击西设法进取将分投执旗为石柳邓邀约之马尾坡鼎罐寨洞溪寨等处贼目全行拿获其平陇后山西南西北东南三面已为逼遏惟东北面之马头山一线延缘路如鱼脊又有馀锦坡山梁一道与马头山高峻相等向来人迹罕到明亮等派兵一路由莽车一路由枫形地左右夹进士气百倍毙贼不可胜计将马头山馀锦坡险要贼卡夺据正在分兵下压复有贼苗摇旗呐喊从岩坳坉歌歌场腊霭寨散岩冲分投肆出仰攻俱为大兵歼尽),戢戢鱼游也剪鲸马头山既破贼踞守贵鱼坡一带山坡上下层层脩砌木城石卡其外刨挖深沟明亮额勒登保德楞泰鄂辉分兵四路扳援而上四面合攻横尸遍山苗寨悉平)
馘献级标申国(贵鱼坡既克苗匪已歼戮过半惟石柳邓尚藏匿平陇后山相近之石隆寨内明亮等四路大兵痛加𠞰杀愈逼愈近无路可逃其时带兵之巴图鲁侍卫等将石柳邓斫毙枭割首级生擒石柳邓之子石老乔指认明确因将石柳邓尸寸磔示众首级传示黔楚俾苗疆咸知畏詟再行函送京师并将石老乔弟兄一并解京正法苗疆军务告成中外同深欢庆明亮等报到绩封明圣心欣慰即以额勒思加懋赏以酬勋襄勇伯登保尤为出力封为威勇侯德楞泰一等子鄂辉男爵并加赏额勒登保银一万两德楞泰五千两打仗满汉屯土官兵俱赏给两月钱粮凡在事出力员弁均交部一体从优议叙以示奖励臣吴省兰,身缧属纆快人情(吴廷义自贵鱼坡带伤脱逃明亮等派巴图鲁镇将等带兵分投搜捕并通传平陇左近新降苗寨如有能将吴廷义缚献者必加重赏旋据三坌坪劳神寨龙牙寨两岔溪鬼猴溪莽车孟水冲麻里湾等寨降苗环跪营门带领吴八月之侄吴廷梁匍匐乞贷一死愿将吴廷义及石柳邓家属全数擒献当即令众降苗公保果于次日即将吴廷义等缚送来营因派员械送进京其吴廷梁免罪以安反侧于是苗匪遗孽无一漏网者)
改前规制俾知顺(苗疆既定一切规制机宜均须酌定俾苗众咸知遵守从前原定止有百户三十六人由巡抚衙门给札充补人微权轻不足以资约束且有汉人承充奸蠹滋弊明亮等奏照依和琳奏定章程改设土守备三人以下递设土千总把总外委等职即于随行出力赏给翎顶之降苗内择其明白诚实者给札点充并归文武衙门钤辖自此以苗治苗不致与汉奸等纠缠生事可期永远安顺矣),善后机宜为细评(此次苗疆平定节次仰蒙资镇守圣谕必须酌度形势地方多驻兵丁以既于镇筸永绥乾州三厅城外隘口添建碉卡驻兵并于岩门高村石羊哨花园隆团河溪巴汛小凤凰营等处俱增筑营堡安设兵防从前镇筸镇永绥铜仁协额设兵共六千馀名因地方辽远分散见单今彻归镇标一处以壮声威而靖苗境其三厅向设文员均改为直隶同知凡民苗事件归辰沅靖道核转三年俸满均加升衔鼓励其馀丞倅亦酌量情形改设至清查地亩民归民种苗归苗产不许客民侵佔滋事所有逆苗叛产俱分赏降苗无不欢欣共知遵守)
久著十全赢树绩(综计两平准疆一定回部再扫大小金川及靖台湾降缅甸安南各一又二次受廓尔喀归降全记志圣武远扬大功十蒇有匪克圣制十其事兹明亮等𠞰平苗奏鸿勋胥本于于十全睿谟广运指示先机故能完善蒇事则之外又赢一绩矣臣那彦成御制),肯臻九仞议停征(朕非不欲息事宁人好为黩武但审度事势首逆石柳邓未获苗众方无所忌惮断无将就收局之理前此毕沅书生之见奏请彻兵实为不知事体当即降旨申谕彼亦自知其非而明亮鄂辉二人初到军营时亦未尝不为浮言所惑思欲迁就了事经朕剀切宣谕令其坚持定志必须擒获石柳邓使各苗咸知震慑兵威相率投诚不敢再生事端始为一劳永逸之计其后明亮等亦各知奋勉果能刬破贼巢馘渠俘生全奏大功倘如毕沅之议岂能完善若此耶)
一之为甚岂可再(前岁二月苗匪滋事之始时福康安正在滇省办理钱法和琳则自西藏回京陛见行抵邛州二人一闻所属禀报均不待旨谕即各兼程驰赴𠞰办自合兵后由黔入楚躬冒矢石督率弁兵陟险深入不辞劳瘁攻克苗寨无数歼戮逆苗不可胜计擒获首逆吴半生石三保等正法大功指日告成不意福康安和琳均以积劳染瘴先后不治二人抒忠宣力允为股肱心膂之臣实堪轸惜此次办理苗疆本出于不得已朕无佳兵黩武之心可以质之天下而二人无生事邀功之念亦朕所深知乃何以功届垂成而二人竟不克躬亲蒇绩凯旋生膺懋赏岂真事有数定殊不可解耳),重以加酬尚觉轻福康安和琳二人此次协心𠞰贼忠荩堪嘉随时赏赉内府珍物不可胜计前年曾赏福康安三眼花翎嗣以擒获吴半生大功将成降旨晋封福康安贝子和琳为伯爵并加恩福康安之子德麟赐二品顶戴授御前侍卫和琳赏三眼翎黄鞓及紫缰上年悯其功届垂成均不得生邀酬庸之典特晋封福康安郡王并推恩伊父大学士傅恒亦追赠王爵子德麟承袭贝勒和琳晋封一等公即令伊子丰绅伊绵承袭各赏银一万两既入祀贤良昭忠二祠复命各建专祠祀之又轸念二人功绩非常命同与大烝惜犹庙祭以示眷恤荩臣至意虽酬以厚恩而朕心追以为轻今幸已平定蒇功两臣有知当亦共为庆慰也)
邪教乘机犯湖北(白莲教创自明季民间私习日久颇有连结之势近年予深鉴其弊董戒地方官实力查辨俾邪教不得传染愚民杜其煽惑乃湖北奸民因该处官兵调征湖南乘以起衅肆扰襄郧荆施等府而贵州之清溪四川达州亦有滋事之处予分命𠞰除并发京营劲旅前往扑灭次第廓清邪教愚诱已深得此剪刈俾知警悟亦事机之大幸虽内地乱民如临清石峰兰州等向所谓不芗其事者亦不值专什但事有相因附之篇末以见予仰荷昊眷诸事顺成予亦克随机勉应实有合于牵连得书之义云御制),锐师下汉赖防兵(时湖北郧阳府竹山竹溪保康房县一带亦有邪教勾结响应欲自水顺流而下至襄樊一带滋扰经福宁等奏到即命西安将军恒瑞驻防兵二千名及署镇文图带本标兵一千驰往郧阳𠞰办而永保适自新疆回京至西安闻信亦即驰会恒瑞竹山一带之贼痛加𠞰杀追捕逸匪东至襄阳其漏诛馀孽复经宜绵于泥河口等处歼除尽净)
起元(德本)递衅军门鼓湖北荆门州属之当阳县有贼首杨起元仓卒起事戕官据城总督毕沅辰州闻信驰往𠞰捕至当阳要道之苏家河三路进攻将城外贼卡全隳贼避入城固官兵四面用炮轰击又募人混进城内将杨起元戮毙贼又推陈德本为首困守愈坚皇父指示机宜多方布置旋经舒亮等攻克其城焚燬荡尽杀贼二千馀生擒三千馀首从均诛全城克复,张正谟(杰人)双俘廷讯搒湖北邪教聂杰人张正谟等于上年二月在枝江宜都一带煽众焚掠惠龄带兵往𠞰当即擒获百数十人馀窜据灌湾脑为负嵎计经官兵攻急聂杰人向瑶明投出解京讯出伊子聂池拜从张宗文学习白莲教而张宗文之师张正谟首先倡谋滋事随将聂杰人等正法而张正谟始终拒守惠龄与成德文图富志那设法分兵四路攻击填壕而进歼戮不计其数直至八月十七日贼巢始破生擒张正谟及助逆之刘洪铎解京正法悉行荡平无一倖逃显戮)
市燬小坳提噩梦(先是川黔会兵进𠞰楚苗孙士𣪣留驻后路平块地方而湖北与川省连界之来凤县小坳及苗容老寨河马鬃岭茶园溪红岩堡一带亦有匪徒往来滋扰孙士𣪣督率副将樊继祖等将各处屯聚之贼先后攻𠞰洗荡无馀),河乾湖砦息狂酲孝感县属之胡家砦贼匪大头目孙在公世俊纠众抗拒其地三面阻水明亮等分布官兵逼砦安营贼情急势蹙抵死来扑我兵奋勇歼戮贼渡河奔回官兵即乘势涉水抢上山冈下压贼砦贼匪轰炮扺禦火药烘起自毙我兵乘势直进自己至亥贼人烧死及投塘者无算擒获贼目刘世珍等七人讯知孙在公已被焚死刘世俊亦投塘殒命取获身尸认确剉骨戮尸将刘世珍等即行正法孝感县属贼匪𠞰灭净尽竟无一名漏网
松间缒人谋密(教匪覃士潮张日先等佔据凉山马王庙为巢设卡堵禦惠龄夺卡进攻径滑山峻兼值雾雨正在设法间适有孙士清等拿获从逆畏罪投出之张添富等五人据供二天门系前山两路总口业经刨断难上惟二天门陡崖下有松林一道直接山树可伏数人惠龄即恩抚张添富等使之回巢内应并与大绳数十条令其拴挂树上接引官兵上山即在卡内放火夜半果见绳头拖下先派兵勇各带短兵火弹援绳上伏随整兵扑二天门并分兵山后截贼去路贼叫喊抵禦相持之际我兵援绳而上者反从后压下其内应之张添富等复从中放火贼众骇溃退入二天门内抗守我军蚁附薄贼抛掷火弹庙内烈焰冲空贼人经官兵杀毙滚岩落涧无一人得脱者生擒逆首覃士潮张日先寸磔示众),雨后昆炎穹佑贞(旗鼓寨逆首唐贵丁寅山等筑木城冈顶福宁等督兵𠞰之时七月初旬天气暑热士卒喘渴适遇大雨解烦兵力愈勇抛掷火弹执牌先登乘势砍开木城将三重贼巢全行烧燬生擒首逆唐贵等八名及馀贼二千馀人积尸遍地至不可驻足贼匪全数荡平)
雪碛放雷去螟蟘(贼首林之华覃加耀自滋邱败逃窜入黄柏山福宁驰往𠞰捕值连日大雪不辨路径总兵关腾派将弁于雪浅处刨开湿土暗埋地雷我兵与贼交战佯为退走诱贼追至地雷立时震发轰毙贼众尸首皆飞贼首尾不能相顾福宁率各路官兵连夺贼卡追捕贼首势极穷蹙已如釜底游魂即当灰灭矣臣童凤三),鬼坉拜佛磔嫈嫇贵州青溪县之大鬼坉有贼高承义者从习楚匪邪教回黔自称老祖与妻易氏并有十二花缘女子住上坉庙中拜佛啸聚匪徒有飞天王飞地王四大金刚通天教主诸名号劫掠小竹山裹河山一路总督勒保等分兵数路夺卡而进下坉男妇千馀叩头俱称被胁遂饬官兵急攻上坉痛加歼戮将庙宇烧燬擒获高承义并其党与数百人分别凌迟处斩)
南夷安岭烟崖赭(陜西兴安府属各厅县与四川连界自达州邪匪搆逆兴安习教之人亦乘机蠢动其在府城南者以安岭为巢穴城北则有将军山皆逼近郡城屯聚窥伺总督宜绵巡抚秦承恩派兵数路先攻安岭宜绵秦承恩提督柯藩亦各带兵前进自下仰攻排鎗飞箭连环迭出柯藩传令敢有回顾者斩各兵无不奋勇争先抛掷火弹烟焰涨天贼匪惊乱即乘势夺取高庙山大卡四面围𠞰全行歼毙无一漏网生获王可秀成自智二名讯系贼首凌迟枭示),北荡军山汲道争将军山在汉江北岸三峰蝉联而下有贼佔据前峰唐家垱为贼头卡中峰为二卡最后一峰为将军山贼据为巢东西北三面皆巉岩峭壁无路可上惟山南石磴可通其上石坎三层因砌石墙拒守宜绵差探明确分兵四路乘大雾中拥上立将头卡二卡攻得并断其水道贼人困渴屡次下山偷汲被官兵杀退勺水未令偷漏复用大炮轰击贼营布帐掀掣击中贼目冯得禄赵可徵二人抛掷数丈而坠尸横满山无处奔窜贼首冯得仕呼号求生准其投降鱼贯而下一一就缚共一千馀人分别磔枭斩示又据奏攻克汝洞二河贼寨并无一犯得脱陜西境内贼匪全平)
之富孽待剸膊刘之协刘之协为邪教首传姚之富等自襄阳一带焚掠迫胁由吕堰驿阑入豫省双沟仓台水台诸处永保恒瑞庆成舒亮等带兵𠞰捕贼匪南北奔窜分而复合势极穷蹙乃永保等惟知尾追以致续添新兵六千馀亦形疲乏仰蒙臣睿照将永保解京治罪并严饬带兵诸一切军务壁垒一命惠龄总统办理惠龄到后斟酌筹画新即将贼人所聚王家城红土冈攻破馀贼由梓山一路逃逸官兵绕道迎头𠞰杀而姚之富又逃往钟宜交界地方大兵奋勇前追姚之富即可就获从前刘之协姚之富家地窖内潜匿姚之富若擒刘之协自无所逃命二犯全擒则湖北邪教之事全蒇矣臣王坦修,鞍坪昨烬洗茅坪(又四川达州东乡太平三州县邪教首逆徐添富徐添德冷俸等乘机煽动英善等带兵往𠞰屡有斩获贼匪等屯踞茅坪张家观一带凭险抗拒因派将弁并带屯土官兵义勇等驰赴普子岭蒋家山埋伏并诱敌前至伏发痛𠞰将鞍子坪攻克馀贼滚箐落涧者不可胜计复又用大炮轰摧茅坪一带尽行𠞰洗先后将首逆徐添富等拿获正法)
乃茭乃糗峙由帑(十全凡太上皇帝金川用师以来武功徵发粮运军火以及大军所过供亿储备无不动支正项钱粮从优给发户兵二部照款核销时每特恩纶格外准销从不丝毫累及官民此次楚黔苗匪及湖北教匪滋事调发八旗劲旅及各省官兵召募乡勇军需所费计拨发过银总计三千三百万馀两无不取资内库部贮及各省藩库等正项钱粮不特师行所过民不知兵失业贫民充夫应募转得藉以资生出力无不踊跃从事,频赈频蠲爱逮氓(楚黔苗匪及湖北教匪相继滋扰所经地方民人不免失业即未被贼氛之处亦有运送军火团练乡勇等事恩将太上皇帝复为轸念因节次加松桃正大春秋应徵银米全行豁免并分别蠲免永绥乾州凤凰三厅及泸溪各厅县辰州府属之沅陵辰溪永顺府属之永顺保靖龙山沅州府属之芷江麻阳七县春季钱粮一体分别蠲免复加东乡恩普明岁正供钱粮并四川达州陕西兴汉之安康平利西乡紫阳四县亦于明年一体普免其适遇轮免钱粮年分之处竟有连免至三年者恩膏所被尤为旷古罕有)
谟典足徵际斯(虞书五篇三苗凡四见舜典窜于三危注家谓在摄试之时实奉尧命分北之制则在命二十二官之后禹谟征苗系于正月上日以下若益稷所谓顽弗即功者乃尧在位事也尧舜禹三朝圣人相授受时皆适有苗事至禹贡作而惟颂三危既宅三苗丕叙之功矣臣钱棨,羽干未信择焉精(说尚书者动以干羽格苗为圣人盛事然曰窜曰分北则非仅格之而无以治之也况吕刑所纪苗作五虐之刑至发闻惟腥上干帝监故遏绝苗民无世在下是舜之治苗非以一征一格遂毕乃事且干羽何能格苗舜弹琴歌风久矣苗宁不知必待干羽七旬而后格向曾作识以明不可尽信盖办理边隅蠢动之事自以声罪致讨歼渠遏虐为正若高谈德化乃懦世偷安之谋腐儒过信之习耳)
示灾乙卯诚躬罪(自来占验家率以正月朔旦值薄蚀为兵象考之史册元旦日食而是年用兵者如宋仁宗宝元康定皇祐元世祖至元年间率皆有验若昨乾隆丙午元旦日食适有台湾林爽文之事亦可谓验矣前岁乙卯正月朔望致上天垂象予以为日月之食虽千岁以前可坐而然为君者不可不心存警惕非若管子所云日食修德月食修刑之说惟在应天以实不以文庶可以格年各昊苍而弭灾异是以预于甲寅八月降旨将六十省应徵漕米又加恩普免一次并谕停止乙卯丙辰二年秋谳勾到以示锡庆施仁而是年二月果有苗匪滋事可见事非偶然数有前定然连岁各省普丰国庆骈填吉祥大顺惟苗众以自作不靖致干诛殛此又为惠迪从逆之理昭然不爽者耳),遇稔丙辰叩昊宏周颂大武之六章桓之诗首言绥万邦即继之曰屡丰年盖以武王除暴安民故屡获丰年之庆今之平定苗疆虽不足以语武之七德而理直师贞实有合于安民和众之义上年丙辰昊贶寰宇咸获丰收如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西陜西福建四川贵州等省均在十分及九分以上其馀各省亦俱获七八分有馀中稔是以楚省两年以来度师运饟民间一无科派全不知如书所云峙乃糗粮峙乃刍茭之事况叠经降旨蠲免该省三年地丁漕米俾闾阎丰裕益乐盈宁即此可验予不敢有一毫佳兵黩武之心是以仰勤期昊恩如此嗣今以后惟有益励敬与天下黔黎常升平之福耳)
业业兢兢戒黩武,与民同乐保升平(御制)